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請蹲下來和你的孩子說話

家庭教育關鍵是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建立。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在很多家庭, 很多時候、很多場合在教育孩子時, 父母總是習慣對孩子發號施令, 把自己的思維和主觀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 而很少考慮到孩子內心的想法。 當自己的願望與孩子的想法產生碰撞的時候, 父母們就會對孩子大失所望, 然後強制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

如果要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需要父母與孩子在心靈上的平等交流, 父母要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 考慮孩子的感受, 就需要我們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們蹲下來, 蹲到和孩子一般高時再開口說話, 孩子從和他平等的視線交流中看到父母眼中透露出來的愛意、真誠和平等, 就會認真地聽父母說話。 而不會由於不平等而讓他在與父母說話時心不在焉。

眾所周知, 只有兩頭高度差不多, 水才有可能在中間的管道裡來回流動, 如果一頭高, 一頭低, 水就只能往一個方向流了。 孩子與父母的交流也是相同的道理。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父母與孩子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 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 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 無數事實也表明, 父母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來關心孩子, 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只有父母轉變姿態,

Advertisiment
像對待朋友那樣去關愛子女, 才有可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

蹲下來, 不只是指在生理的高度上儘量地和孩子保持相同的高度, 而更重要的是指在心理上的高度要平等, 是以平等的態度和眼光, 用認真而親切的態度, 把孩子看成一個需要尊重的獨立的人。 因為只有在心理上父母不再居高臨下, 與孩子完全處於平等時, 孩子才會把他的真實想法告訴你。 這就是孩子為什麼喜歡把心裡話對自己的朋友說, 卻不願與父母說的原因。

蹲下來, 這一步很關鍵, 因為不管孩子的想法對還是不對、有無道理, 只有從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父母和孩子之間才能更好地溝通, 才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Advertisiment
只有在瞭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之後, 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在家庭裡, 父母占主導地位, 因此,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首先應該放下架子, 從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這點開始, 進而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