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謠言猛於老虎!這些育兒謠言你心了嗎?

調查顯示, 80%以上的80後、90後父母在孕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非常依賴網路。 寶寶睡覺不安穩他們會去查, 寶寶拉便便不正常他們也會求助於網路, 甚至寶寶該如何洗澡、如何清理口腔, 他們都更傾向於在網上尋找答案。 但是互聯網在傳遞資訊的同時也會出現一個弊端:資訊來源的可靠性無法核實、資訊氾濫且難以選擇。 相信很多新手媽媽都曾經被育兒謠言蠱惑過, 一起來闢謠吧!

謠言一:母子分開睡 培養寶寶獨立性

新生寶寶不宜跟媽媽分開睡

相信很多孕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大概在孕中期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們就已經開始著手為寶寶挑選嬰兒床, 因為我們相信, 從一出生就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是新時代的育兒觀念, 我們甚至對老人家提出的寶寶跟著媽媽睡的要求嗤之以鼻。

粉碎謠言:這是徹徹底底的育兒謠言。 寶寶剛從母體娩出, 還無法做到很好地調控和平衡自己的體溫, 他需要來自媽媽的溫暖。 另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新生寶寶接納並信任這個世界的基礎是獲得安全感。 而最好的安全感莫過於躺在媽媽身邊, 感受還在胎兒期就非常熟悉的母親的心跳和血液流動。

想要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 大可以白天讓寶寶自己睡在嬰兒床裡, 媽媽們則可以一邊忙事情, 一邊留意寶寶的動靜。 切不可為了追求所謂的獨立性,

Advertisiment
破壞了寶寶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 寶寶真正應該跟媽媽分房睡要到他兩歲之後。

二:發燒猛於虎 會燒壞寶寶大腦

 
發燒只是一個信號 不會燒壞寶寶大腦

“怎麼辦?怎麼辦?寶寶發燒了!”抓耳撓腮、不知所措, 是寶寶發燒之後很多新手媽媽們的第一反應。 家長們之所以會這麼焦慮, 跟各種影視劇中“發燒會燒壞寶寶大腦”這樣的劇情設置不無關係。

粉碎謠言:大腦的基本成分是蛋白質, 而蛋白質通常只有在42℃以上才會逐漸被破壞。 一般的發燒很少超過這一溫度, 所以40℃以下的發燒根本不會造成寶寶智力的損傷。 但是確實存在極少數寶寶發燒之後顯得不聰明, 但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並不是發燒, 而是寶寶可能患有腦炎、腦膜炎感染。

Advertisiment
發燒只是病原微生物侵襲了大腦之後, 人體做出的抵抗和防禦反應。 它反而是一個很有用的信號。

三:寶寶枕禿了 補鈣快快快!

 
枕禿未必就是寶寶缺鈣

枕禿是指寶寶後腦與枕頭接觸的位置出現的無發或者少發的現象。 很多醫生看到寶寶出現枕禿現象, 就不分青紅皂白給寶寶開一堆魚肝油和液態鈣, 家長們不僅毫無疑義, 甚至還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幸好及早發現寶寶缺鈣了。

粉碎謠言:一個常年臥床的成年人, 後枕部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圈禿現象, 這跟新生兒長時間的躺臥、睡眠以及缺乏翻身調節能力有關。 誰睡誰禿!媽媽們在發現寶寶出現枕禿現象之後不要盲目判斷為缺鈣, 如果寶寶身高體重發育正常,

Advertisiment
且沒有夜驚、哭鬧、抽搐等明顯的缺鈣症狀, 建議多帶寶寶曬太陽。 不管是藥字型大小還是保健品類的鈣補充劑, 劑量不合理都會對寶寶的腎臟造成很大負擔, 長期補鈣甚至會導致寶寶中毒。

四:寶寶睡不夠 一定長得慢

 
新生兒不愛誰 可能是大腦發育完全的表現

“醫生, 我的寶寶每天只睡16個小時, 是不是太少了?”這是很多新手媽媽都會問的問題。 新生寶寶基本上除了吃奶就是睡覺, 一個月內的新生兒大概每天會睡將近20個小時。 媽媽們總是覺得自己的寶寶睡不到20個小時, 就長得比睡眠長的孩子慢。

粉碎謠言:睡眠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 新生兒的腦組織發育不完全, 神經系統的興奮持續時間比較短,

Advertisiment
所以他們需要大量的時間休息。 不愛睡覺的寶寶, 如果清醒時哭鬧不明顯且精神狀態良好, 體重增長也在正常範圍內, 就不需要擔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