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 寶寶發燒時不能做這四件事

許多年輕的爸爸媽媽由於缺乏對發燒的正確認識, 導致產生了許多誤區, 影響了孩子的康復, 有時甚至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所以當孩子發燒時, 父母必知哪些事該做, 哪些事不能做。

誤區一:洗澡會讓孩子著涼

男孩冬冬白天有點發燒, 醫生說是感冒, 開了一些藥。 服藥後冬冬的燒基本退了。 可是到了晚上, 冬冬又發燒了, 38.5℃, 服藥又不見效。 冬冬媽趕緊給醫生打電話。 醫生詳細詢問了冬冬的情況, 基本確定沒有其他疾病, 建議冬冬媽給孩子用溫水洗一次澡。 可冬冬媽死活不幹, 說那樣會讓孩子著涼, 病上加病。

Advertisiment

醫生的話:給孩子用溫水洗澡, 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 醫學上稱為物理降溫。 類似的做法還有用濕毛巾敷頭、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 目的是利用水的導熱作用, 或冰溶化及酒精蒸發時的吸熱作用來降低體溫。 此外, 洗澡還可以保持皮膚清潔, 避免汗腺阻塞。 具體做法是, 用低於體溫2℃的溫水浸泡20分鐘, 每天2~3次。 只要不是在室溫很低的房間內, 洗澡後及時擦乾, 避免風吹, 是不會著涼的。

寶寶發燒時不能做這四件事(配圖)

誤區二:用肉湯補充營養

豆豆感冒、發燒好幾天了, 一直在打點滴。 豆豆媽看著豆豆日漸消瘦的面龐, 心疼極了, 特地去菜場買了些新鮮的豬肉回來煲了湯。 豆豆儘管不願吃, 但還是在媽媽的軟硬兼施下喝了一大碗。

Advertisiment
夜裡, 豆豆又發起了高燒, 上嘔下瀉, 哭鬧不安。

醫生的話:高燒也可以使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 氧消耗量增加, 因此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是對的。 但是通過給孩子喝肉湯的方法補充營養的做法卻是錯誤的。 因為高燒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 此時吃油膩的食物, 不僅不能吸收, 反而會引起嘔吐或腹瀉, 加重身體的缺水。 這時應給孩子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 如稀粥、菜湯、果汁、雞蛋羹等。 另外, 還要給孩子充足的水喝, 最好是鹽水。 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誤區三:燒退病癒

濤濤因高燒、咳嗽而被醫生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收住入院。 打了3天點滴,

Advertisiment
濤濤沒有再發燒, 咳嗽明顯減輕, 濤濤媽認為孩子已不發燒了, 疾病應該基本痊癒, 嚷著要出院。 儘管醫生一再解釋孩子的病並沒有好, 但她仍然帶著濤濤出院了。 沒想到出院後第二天, 濤濤就再次發燒, 咳嗽更加重了。

醫生的話:在生活中誤以為燒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 往往導致孩子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 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症狀, 燒退只表明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 並不等於疾病痊癒。 只有祛除病因, 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 才意味著疾病治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