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之間融洽的關系, 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礎。 對于孩子來講, 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是他生活的楷模。 如果孩子經常看到父母間的沖突, 孩子會感到極大的不安與畏懼。 幼小的心靈會埋下陰影。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父母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就是美好的婚姻, 這會直接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以及影響社會化、人際關系等諸多方面。
影響孩子健康心理建立的因素與解決辦法
1、家庭生活不和諧, 父母經常爭吵
家庭成員之間融洽的關系, 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 對于孩子來講,
Advertisiment
2、母親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情緒多變
母親是孩子最親密的接觸者, 如果母親經常怕這怕那, 多愁善感, 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做事與生活態度。 只有母親本人的安全感和價值感足夠時, 才不會常常產生焦慮。 而自信、穩定、成熟、理智的養育態度, 既能減少媽媽不必要的內心消耗, 同時也會帶給孩子安全而平和的狀態與氣質。
3、孩子的心理營養未得到滿足
Advertisiment
在日常生活中, 孩子沒有得到行動上的自由、獨立與正常情緒的釋放。 通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成人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與愿望, 孩子只能圍著成人的指揮棒、“晴雨表”來轉, 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東西, 經常被嚴令禁止, 如:“太臟了”、“太危險了”等等。 當成人高興時, 拉過孩子不管是否愿意, 又親又抱。 不高興時, 又嫌棄孩子話多, 不愿理睬。 有時還會拿“再不聽話, 我就不要你了”等話語相威脅, 有時還拿“許愿”來敷衍孩子。 長此以往, 就損傷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動力, 使孩子失去自我, 對成人不信任, 自身失去安全感。
因此, 家長應尊重孩子, 放開孩子的手腳, 不要過度干涉和妨礙孩子的自主嘗試。 跟著孩子的需要走,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4、家庭對獨生子女的溺愛, 使孩子畏懼困難
家庭溫柔的陷阱, 特別是隔代疼, 把孩子保護得太好, 為孩子成長的每一步, 準備好了“清道夫”、“鋪路石”, 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 使孩子膽小、畏懼困難, 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
因此, 應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成人不要包辦代替。 如:讓孩子適時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 自己解決與小朋友的糾紛等等, 嘗試成功, 建立自信, 只有讓孩子多次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 才能應對失敗的考驗。
5、家長的怕輸心理和處處都要孩子爭“第一”
家長常常對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要求。
Advertisiment
作為家長應當意識到, 讓孩子時時、處處爭“第一”是不現實的, 但是可以爭“唯一”。 ——我就是我, 我與眾不同!因為差異就是資源、就是優勢。 同樣是“棒”, 但“你真棒”和“你最棒”在目標上卻有本質的區別。 應該了解分析孩子的特點, 給予正確的評價和切實的目標, 讓孩子的能力以“山”字形發展。
6、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只能聽得表揚, 聽不得一點批評意見
孩子常常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表揚, 家長、幼兒園老師天天都是, “你真棒”, “你太聰明了!”等等, 使孩子患了“表揚依賴癥”, 聽不得一點反面意見,這樣的孩子缺少抗挫折的體驗和原動力,常常會很情緒化,缺少安全感。
針對孩子,表揚鼓勵應講究策略:
第一,表揚可間斷無規律,做好了有時表揚,有時馬上提出下一個努力的目標,讓孩子總有前進的方向。
第二,鼓勵應找“準”點,在不同的方面給予鼓勵。如,孩子堅持做完了事情,給與鼓勵,讓孩子學會堅持精神。再如,小朋友之間比賽,孩子雖說輸了,但卻沒有哭,也給與鼓勵,讓孩子學會堅強。
再有,比如孩子一些特殊表現,如:玩具讓給了小朋友、幫助了弟弟妹妹等等,讓孩子學會團結友愛。
聽不得一點反面意見,這樣的孩子缺少抗挫折的體驗和原動力,常常會很情緒化,缺少安全感。針對孩子,表揚鼓勵應講究策略:
第一,表揚可間斷無規律,做好了有時表揚,有時馬上提出下一個努力的目標,讓孩子總有前進的方向。
第二,鼓勵應找“準”點,在不同的方面給予鼓勵。如,孩子堅持做完了事情,給與鼓勵,讓孩子學會堅持精神。再如,小朋友之間比賽,孩子雖說輸了,但卻沒有哭,也給與鼓勵,讓孩子學會堅強。
再有,比如孩子一些特殊表現,如:玩具讓給了小朋友、幫助了弟弟妹妹等等,讓孩子學會團結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