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 胎教過度會成“胎害”!

為了讓寶寶出生後更聰明, 許多年輕的孕媽都會對寶寶進行胎教。 如果胎教過度也可能給腹中的胎兒造成困擾, 這些胎教常見誤區, 准媽媽們你躺槍了嗎?

現在, 胎教受到越來越多的准爸媽的推崇, 有些准媽媽甚至希望借助胎教孕育天才寶寶, 其實, 胎教並沒有這麼神奇的魔力。 胎教是在優孕受孕和優升養胎的基礎上, 通過母親對胎兒身心發展提供的良好影響, 而對胎兒的成長發育起促進作用, 是集優生、優育、優教於一體的實用科學。 當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 孕媽咪從聽覺、視覺、觸覺方面對胎兒進行刺激,

Advertisiment
然後試圖讓寶寶作出反應的行為。 這些刺激, 有些是對寶寶發育有利的, 也有一些是無用功, 對寶寶的發育並無益處。

胎教三大誤區

孕媽要以端正的態度看待胎教, 在進行胎教的過程中, 一定要首先保證胎教方法的正確性, 千萬要避開以下這幾個胎教誤區。

誤區一 隨時進行拍打胎教

不少准媽媽都聽說, 當胎兒踢肚子時, 母親可輕輕拍打被踢部位, 然後再等第二次踢肚。 胎兒再踢, 母親就再拍打。 每天早晚兩次, 每次3-5分鐘。 這種隨時隨地的胎教, 可以加強寶寶和自己之間的互動, 有利於胎兒的智力發育, 這樣生下來的寶寶在聽、說和使用語言方面都能獲得最高分。

媽媽網專家提醒:胎動並不是寶寶閑來無事在和你做遊戲,

Advertisiment
他可能只是伸個懶腰, 或換個睡姿。 其實, 胎兒90~95%的時間都處於睡眠的狀態, 如果准媽咪時常不顧場合和時間便拍打肚皮, 很容易引起胎兒的煩躁不安, 反而會影響胎兒休息。

支招:胎教要適時適量。 准媽可以先觀察瞭解胎兒的活動規律, 選擇胎兒醒時進行胎教, 且每次不超過20分鐘。 其次, 胎教要有規律性。 每天要定時進行胎教, 讓胎兒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 同時也利於出生後再認, 為其它認知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三, 胎教要有情感交融。 在施教過程中, 母親應注意力集中, 完全投入, 與胎兒共同體驗, 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

誤區二 音樂胎教只認莫札特

如今, 最熱門的胎教莫過於音樂胎教。 各種世界名曲、童音、小夜曲等都被准父母們列入胎教音樂之列,

Advertisiment
而莫札特的音樂更是不少准家長們的首選。 但有不少人, 不管自己是否喜歡, 只認莫札特的音樂, 翻來覆去地聽, 即使孕婦聽得頭暈腦脹, 仍然“堅持”;有的准媽媽特地對著肚子放音樂。

媽媽網專家提醒:胎教過程中的一些強迫孕婦接受自己不喜歡事物的行為, 並不利於胎教。 孕婦的心情好壞對胎兒的影響明顯, 如果媽媽的心情亂糟糟, 那麼寶寶也會躁動不安、缺乏耐性。 此外, 對著肚子放音樂的做法, 也不科學, 胎兒的耳蝸非常嬌嫩, 特別是內耳基底模上的短纖維十分稚嫩, 突然遭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 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支招:胎寶寶在母親肚子裡長到4個月大時就有了聽力,

Advertisiment
長到6個月時, 胎寶寶的聽力就發育得接近成人了。 正確的音樂胎教方式應該是, 孕媽自己經常聽音樂, 間接讓胎寶寶聽音樂。 音樂胎教時, 應控制在70分貝左右, 1000赫茲左右, 每5-10分鐘休息一下。 總的時間和音量以媽媽聽著舒服沒有壓力為准。

誤區三 光照胎教越早越好

光照胎教, 是指對胎兒給予一定的光照刺激, 以促進胎兒視網膜光感細胞的功能發育。 在已有的動物試驗中表明, 光照對視網膜以及視神經有益無害。 通過彩色超聲波觀察可知, 胎兒在感受到光照後會立即出現轉頭避光動作, 同時心率有所增加。

媽媽網專家提醒:在胎兒的發育過程中, 視覺功能發育較晚, 一般七個月的胎兒視網膜才具有感光功能。

Advertisiment
過早地對胎兒進行光照胎教也是多餘的。

支招:孕媽媽可以在懷孕24周之後, 用手電筒緊貼孕婦腹壁照射胎頭部位。 但不要影響胎兒正常的生理週期, 必須在有胎動的時候進行胎教。 光照時可以配合母子互動對話, 綜合的良性刺激可能對胎兒更有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