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 過度教育的三大表現

終於有了自己的寶寶, 爸爸媽媽們都很開心, 想用最科學的方法教育寶寶, 但是不知不覺, 家長們就會走進一些誤區。

1.完全照書本養孩子

許多年輕父母多數以書為標準餵養孩子, 有的過分認真地執行書本上的要求, 認為這樣才是科學的。 比如書上說8個月會爬、1歲半會串珠子, 如果自家的寶寶不會, 就異常著急, 以為是寶寶的智力發育有問題。 其實, 書本上的知識和要求不一定與孩子的實際情況相符。 有的可能說話早些, 有的可能走路早些, 每個寶寶的成長路線都是不一樣的。

正確做法:

把書作為參考,一旦覺得寶寶與書上說的哪點不一樣時,不要著急,綜合考慮寶寶的發展,比如不會爬是不是因為穿得多啦,不會說話是不是因為沒給他說話的機會。

Advertisiment

2.以孩子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飯時,有好吃的要先給寶寶, 寶寶要愛吃哪樣, 父母就不能動。 這樣一來,寶寶覺得只有這樣才是正確的, 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愛吃的東西, 他會哭鬧, 而且寶寶會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 也會以自我為中心, 認為只有自己重要。 這樣的寶寶會變得不懂分享, 不懂愛。

正確做法:

把寶寶看成是家庭成員之一, 吃東西時,無論父母愛吃與否, 也要讓寶寶分給每人一份,讓寶寶學會分享,懂得關愛。

3.父母替寶寶道歉

二三歲的寶寶一起玩時, 寶寶把別人打哭,

Advertisiment
這時有些父母會挺身而出, 替寶寶道歉。 這樣一來, 寶寶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而且也沒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 他長大後不會自己承擔責任。

正確做法:

做錯的事情,父母要及時糾正寶寶, 因為寶寶不知道哪樣做是正確的,哪樣做是錯誤的,正誤都需要父母指引。 告訴寶寶打人是不對的,要向人道歉, 讓他自己承擔後果, 這樣才能讓他記住, 明白對與錯。

相關用戶問答
  • 5回答

    家長在兒童教育的日常中需要做些什麼?

    日常生活中的兒童教育很重要,比如孩子耍脾氣,甚至哭鬧來要求一些不合理的東西,這是我們一定不能妥協,讓他知道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還有要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因為孩子還小就放任他,給他養成良好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家長有必須參加一些孩子教育的課程嗎?

    正面管教講師掌握了正面管教相關知識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儘量少地填鴨式給予,而是引導家長或老師自己處理、解決與孩子之間的問題。通過角色扮演和各種體驗式活動,多問家長或老師的想法、感受和決定。徹底貫徹“... [詳細答案]

  • 5回答

    如何做好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

    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想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那麼,你可以進行這樣的教育方法:1、用教師的情感來感染留守兒童。在教學中,教師的情緒感染力是一種間接的、同時又是無形的情緒情境。教師是影響學生最積極,最... [詳細答案]

  • 2回答

    現在有很多關於孩子教育的課程,家長該如何選擇?

    正面管教講師掌握了正面管教相關知識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儘量少地填鴨式給予,而是引導家長或老師自己處理、解決與孩子之間的問題。通過角色扮演和各種體驗式活動,多問家長或老師的想法、感受和決定。徹底貫徹“... [詳細答案]

  • 5回答

    四歲半孩子教育的問題

    可以玩一些開發智力的益智遊戲。但是一定要控制時間。家長也要做適當的引導,告訴他沉迷電腦會對眼睛不好。家人也應該做好榜樣,不能再孩子面前沉迷電腦,也要多點陪孩子進行有意義的活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