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兒腸套疊
小兒出現幾個小時以上的無故劇烈哭鬧, 時哭時停, 年輕的媽媽就要警惕嬰幼兒時期的一種急腹癥——腸套疊。 春夏季是腸套疊的好發季節。
腸套疊多為近端腸管套入遠端腸腔內,
以4-10個月的嬰兒最為多見,
2歲以后逐漸減少。
2歲以下嬰兒腸套疊多為急性,
其典型的三大癥狀為嬰兒腹痛、腹內腫塊與血便。
早期可能僅表現為無故哭吵不安, 面色蒼白、拒食、持續速數分鐘后, 腹痛緩解, 安靜或入睡, 間歇10-20分鐘后又反復發作, 持續幾個小時;伴有或不伴有嘔吐, 初有乳汁、乳塊和食物殘渣, 后含有膽汁,
Advertisiment
腸套疊的診斷貴在早期確診。
凡健康嬰幼兒突然出現以上癥狀,
有經驗的醫生可在腹部捫及臘腸樣腫塊或可疑者作b超,
可確診腸套疊。
急性腸套疊在48小時內,
全身情況好,
腹部不脹的患兒可行空氣灌腸復位。
亦可在超聲引導下生理鹽水灌腸復位,
復位率高,
又無暴露x線的顧慮。
腸套疊超過48-72小時,
或雖時間不長但病情嚴重或有其他原發病因者需手術治療。
小兒腸套疊的預防沒有定論,
因為大部分的嬰幼兒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
有研究認為嬰兒回盲部腸系膜固定未完善、活動度較大是引起腸套疊的原因有些促發因素如飲食改變、腹瀉、腸炎、高熱、病毒感染可導致腸蠕動的節律發生紊亂而誘發腸套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