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警惕手足口病由輕轉重(圖)

很多手足口病患兒的家長處于精神過分緊張的狀態, 生怕孩子病情加重, 以致長時間守在醫院, 卻帶來了不必要的負擔和麻煩。 專家指出, 手足口病患兒若病情加重, 是有癥狀和信號的, 家長無須苦守醫院, 而是應該讓孩子多休息, 若出現白細胞升高等由輕轉重的危險信號, 再立刻就醫。

專家稱, 兒童的手足口病常年散發, 若孩子患上手足口病, 家長無須過分恐慌, 而是應密切關注孩子病情的進展, 一旦出現危險信號則即刻就醫。 就醫后若查明白細胞升高, 則應被視為一個危險信號, 需要加強治療。
Advertisiment
(梁瑜)

五大輕轉重特征:

一、精神萎靡不振、面部表情淡漠、煩躁不安、面部蒼白等;二、皮膚發花、發涼;三、“驚跳”, 即睡覺時突然手腳抖動, 以及嘔吐、四肢抽筋、肢體無力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四、連續四天持續高熱;五、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升高或明顯降低。

水痘、麻疹別當手足口病

家長太緊張, 水痘當皮疹, 求醫生救孩子的命。 汪女士的女兒已經5歲了, 可突然全身起了紅色的小疹子, 還開始發高燒, 這讓汪女士緊張不已。 在附近的小診所就醫時, 竟被醫生診斷為手足口病。 嚇得汪女士趕緊又帶孩子到大醫院就診, 這才知道純屬誤診, 孩子只是得了水痘。

有醫生告訴記者, 近日不少家長把“紅點點”等同于手足口病, 紛紛到醫院求醫。
Advertisiment
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出麻疹、水痘而已, 更有的只是被蚊蟲叮咬。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于力教授稱, 水痘起的疹子是向心性分布, 以前胸、后背、軀干部為主, 麻疹則是先出現“小花臉”, 再發展到全身, 而手足口病起的紅疹是以手心、腳心和口腔皰疹為主, 蚊蟲叮咬則起小丘疹, 與手足口病起的水皰不同。

廣州市皮膚疾病防治所所長張錫寶稱, 幼兒出水痘所長的水皰壁則相對較厚, 而手足口病的紅疹是一些薄壁的水皰, 一般有米粒或綠豆樣大小, 呈圓形或橢圓形, 周圍有紅暈, 無明顯瘙癢感。

口腔皰疹為腸道病毒第一癥狀

手足口病發現的一個最新癥狀是, 口腔部皰疹有明顯的疼痛感, 家長應引起重視。
Advertisiment
另據媒體消息, 廣東省中醫院主張對手足口病采用清熱解毒為主的防治方法, 金銀花、大青葉均可派上用場。 腸道病毒EV71感染, 根據其發熱、口腔皰疹、手足皰疹等癥狀, 屬于中醫“溫病”范疇, 可以根據葉天士等溫病“衛氣營血”理論論治。 邪在衛氣, 則有發熱;侵入營血, 則有口腔潰瘍、皰疹、手足皰疹等。 而一旦邪入心包, 則會出現神志昏迷、呼吸急促等危急重癥。

溫病治療, 突出“清涼”二字, 清熱滋陰為兩大治法。 廣東省口腔醫院院長黃銘楷教授研制的白云山“口炎清顆粒”正是立足此法。 方中金銀花被譽為“清熱之極品, 瘡瘍之圣藥”, 被《廣東省中醫藥防治手足口病臨床技術方案》列入其中。 玄參、麥冬、天冬等清熱之外, 滋陰作用顯著。
Advertisiment
早在1986年, 日本學者發現甘草具有抑制艾滋病等多種病毒的作用。 現代藥理學研究也證實金銀花、玄參、麥冬等對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多種病毒有顯著抑殺作用。 臨床研究也表明, 白云山口炎清顆粒對口腔潰瘍、咽峽炎這些腸道病毒引起的類似癥狀療效確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