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提到腸病毒, 新媽媽一定很是害怕, 腸病毒的威脅, 讓父母個個人心惶惶。 特別是新生兒, 由於免疫力低下, 很有可能受到病毒的感染, 所以預防很重要, 到底新生兒會不會感染腸病毒?又該如何預防?相信這是媽咪們最想瞭解的事情。

腸病毒在分類上屬微小病毒科, 腸病毒屬, 人類腸病毒種。 含單股核糖核酸的病毒, 有超過60種以上不同的血清型, 傳統上, 基於腸病毒在組織細胞中的複製與動物模式可分為小兒麻痹病毒與人類腸病毒A、B、C、D等五大類。 新生兒受到腸病毒的感染導致重症, 主要是非小兒麻痹病毒的腸病毒引起的,

Advertisiment
以柯薩奇B型病毒、伊科病毒為主。

感染的4種可能

1.生產過程垂直感染 很多新生兒受到腸病毒的感染被認為是經由生產過程中接受到母親的血液或生殖道的分泌物, 或生產後接觸到母親口咽分泌物或暴露的糞便所致。

2.子宮內被感染 也有不少腸病毒感染新生兒是在出生後的幾個小時內就發病, 那麼腸病毒感染可能是胎兒在子宮內就發生了。 通過生產後自羊水培養出腸病毒、在新生兒的組織檢測到腸病毒的抗原, 以及新生兒出生第一天就可自血清中檢驗出中和抗體, 都支持了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3.來自于家族成員 腸病毒曾經從懷孕婦女與受到腸病毒感染的新生兒母親的喉頭、肛門、子宮頸拭子(Cervical swab)等檢體培養出來,

Advertisiment
也有高比例的腸病毒被從家族其他的成員中培養出來, 如兄弟姐妹或父親。

4.經由胎盤傳導 另外腸病毒曾自胎盤培養出, 這表示子宮內的感染是經由胎盤傳導的。 腸病毒可自懷孕婦女的糞便或子宮頸分泌出來, 與腸病毒可在羊水中生長這些發現也都顯示上行性☆禁☆感染的可能性。 基於病毒血症與臨床症狀都是出生後一兩天發生的, 曾有報告估計大約22%致死的新生兒是由柯薩奇B型病毒的感染, 11%的伊科病毒的感染都是在子宮內就得到的。

三大治療方法

新生兒若得到疑似腸病毒的感染後, 一般需要住院做進一步診斷, 並針對其他可能的細菌與病毒感染給予經驗治療, 因為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的症狀是不具有專一性的。

Advertisiment

1.支持性療法 大部分的患兒均採取支持性療法, 不需給予特別的藥物, 不過有時嚴重的疾病可能會需要用到呼吸照顧、心血管藥物或血液成分的治療。

2.pleconaril化合物 過去曾有人用一種化合物pleconaril來治療腸病毒的感染, 但此藥物用於治療新生兒與幼兒腸病毒感染的經驗仍不多, 因為此藥物在新生兒的藥物動力學、安全性與效用等方面都還有待檢驗, 目前仍屬實驗性的藥物。

3.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曾被用於治療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主要理論依據是基於免疫球蛋白含有許多不同血清型的抗體, 可提供有症狀感染的患兒所需的血清型專一性的抗體。 缺乏中和抗體,

Advertisiment
是造成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的危險因數之一。 但是, 由於過去研究的規模不大且受限於研究的方式, 以致無法對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用於治療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的效用有一致的結論。

預防之道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目前, 非小兒麻痹病毒的腸病毒是沒有疫苗可用來預防感染的, 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防止腸病毒傳播的最基本方法。 特別是洗手, 可以阻斷腸病毒在家庭、幼稚園、學校以及醫院嬰兒室內經由糞口、飛沫、接觸等途徑的傳播。 尤其是新生兒出生後, 照護者更應該加強個人衛生習慣。

孕婦避免接觸患者 懷孕的婦女在接近生產時應避免與有可能得腸病毒感染的患兒接觸。 產婦在生產前後,

Advertisiment
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等症狀, 應該在接觸嬰兒前後勤洗手, 戴口罩, 也應該注意觀察新生兒的體溫及活力表現。

鼓勵哺育母乳健康的孕產婦及新生兒, 出生後盡可能在24小時內母嬰同室, 並注意個人衛生, 勤洗手, 學習觀察新生兒的表現, 避免不必要訪客。 當嬰兒有不明原因的發燒、精神活力變差時, 立即請兒科醫師診治。 曾接觸到發燒或腸病毒感染的患者, 應主動告知醫師。

總之, 要警惕寶寶腸病毒感染, 家長們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 在餵食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 如果寶寶貝感染了, 要及時的就醫, 切記不要拖的太久, 我相信在家長的盡心照顧下, 寶寶一定會健康成長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