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消毒劑傷害孩子健康

消毒劑, 要分場合使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 只有正確使用消毒方法, 才可能獲得有益的效果。

消毒劑作為抑制和殺滅病菌的化學製劑, 應該適用於特殊場合和特殊情況。 比如:在醫院內使用, 可消毒局部環境, 避免病菌在病人間交叉感染, 醫院就是特殊場合。 但是, 消毒劑不應該進入家庭, 因為家庭不需要消毒。 也就是說, 家庭不需要無菌環境。

消毒劑會帶來哪些危害?

損傷局部黏膜。 作為化學製劑的消毒劑, 如果進入人體, 比如:眼睛、腸道, 會使局部黏膜受到損傷, 出現化學刺激性炎症, 比如第一個例子提到的眼部影響;還可出現局部破潰,

Advertisiment
就像第二個例子提及的腸黏膜少量出血。

引起體內菌群紊亂。 消毒劑對人體的影響不僅僅是局部損傷問題, 還會引起人體內菌群紊亂, 醫學上稱為“微生態失調”。 如何理解人體微生態環境呢?

人體所有暴露的器官, 比如:皮膚、眼、耳、鼻、腸道、泌尿生殖道等都存在著細菌。 這些細菌與人體共存, 維持人體的正常免疫功能。 而消毒劑會殺滅這些細菌, 造成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損傷,出現不應發生的疾病, 比如過敏性、變態反應性等疾病。

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清潔”環境。 我們人類應該生存于清潔環境中, 但清潔與無菌不同。 清潔指的是單位環境內應該存有少量的病菌。 少量病菌是人體免疫系統強有力的增強劑。

Advertisiment

少量病菌逐漸進入人體, 促進免疫系統識別、進化乃至成熟, 不僅不會使人體發病, 還會使人體逐漸鑄成強大的免疫屏障。

而無菌環境卻將人體與病菌完全隔離, 人體接觸不到病菌, 自然就不能產生抗體;一旦離開無菌環境, 就很容易被病菌感染而生病。

嬰幼兒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 更需要少量病菌的不斷刺激。 少量病菌刺激如同預防接種一樣, 會給嬰幼兒帶來非常有益的效果。 家長使用消毒劑清理和消滅環境中的病菌, 表面看是保護了孩子, 實際上是延遲, 甚至破壞了孩子免疫系統成熟的時間。 一旦孩子接觸到了數量稍大些的病菌, 就會生病。 生病後頻繁使用抗生素, 更會延遲孩子免疫系統的成熟過程,

Advertisiment
導致孩子更容易生病。 長此以往, 孩子的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完善的免疫系統才是最好的保護

不適當使用消毒劑, 不僅起不到應有效果, 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真正能保護孩子的方法, 是幫助孩子建立起強有力的免疫系統, 方法包括:

1.按時接種疫苗;

2.保持孩子生活于清潔環境內, 用清水清洗、擦拭孩子的用品和身體的任何部位;

3.不要使用消毒劑清洗孩子的衣物、擦拭孩子皮膚和雙手, 切忌使用消毒劑消毒居室內環境和物品;

4.盡可能少用抗生素藥物;

5.適當服用含有益生菌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