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發表在《環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的最新研究報告稱, 用於塑膠及美容產品, 且普遍出現於人體內的酞酸鹽類化學品, 會導致男嬰的生☆禁☆殖☆禁☆器出現畸形。
這是有關胎兒在母體子宮內暴露於酞酸鹽中所受影響的首次研究, 研究者們在檢查了一些男嬰和“小不點”男孩後發現, 孩子們的生☆禁☆殖☆禁☆器在大小和結構方面出現的細微變化與該類化學品有密切的聯繫。 酞酸鹽是一種常用的化學品, 在塑膠中用作軟化劑, 在亮甲油和香水等美容產品中用於保持色彩和芳香, 此外還有多種用途。
特別推薦:孕婦慎用化妝品 懷孕後禁用哪些化妝品?
Advertisiment
這是科學家首次證明:在母體內檢測到的工業化合物, 干擾了嬰兒們的生殖系統。
這些發現建立在對美國85對母子的檢測上, 這些男嬰的年齡平均為13個月。 他們中, 懷孕後期尿液中酞酸鹽含量最高的母親, 對嬰兒的影響也越大:嬰兒肛門與生☆禁☆殖☆禁☆器之間的距離相對較近, 陰☆禁☆莖和陰囊更小, 更容易出現睾丸異位元的情況。
生殖學家們說, 肛門與生☆禁☆殖☆禁☆器間距的縮短, 對於動物來說是一種雌化結果, 這是雄性激素減少的標誌, 間距對於人類的影響可能也是這樣, 因為激素在動物和人體模型內作用的方式是一樣的。
專家們說, 在老鼠身上, 這種現象叫做酞酸鹽綜合征。 這次的發現首次表明這種綜合征也出現在人類身上。
Advertisiment
從1990年代初期起, 毒物學家們就已經明白:包括酞酸鹽在內的殺蟲劑和工業化合物, 可能刺激雌激素的產生, 或者阻礙雄激素的形成。 儘管他們在實驗動物和野生動物的生☆禁☆殖☆禁☆器上發現了這些影響, 但並不清楚人類暴露於這種仿激素是否也會有影響。
然而, 對於世界不少發達地區人類精子數含量下降、睾丸癌和隱睾症病例增多的情況, 一些醫學專家懷疑化學品是罪魁禍首。 一份1990年代的報告說,
Advertisiment
暴露於最高濃度化學品之中的男孩, 其生☆禁☆殖☆禁☆器出現變異的可能性是正常情況下的4-10倍。 但科學家也指出, 所有這些畸變病例, 都還沒有嚴重到屬於“出生缺陷”的程度。 科學家們還將對嬰兒們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