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兒童也可以患上焦慮症

兒童焦慮症(anxietydisorderofchildhood)是最常見的情緒障礙, 是一組以恐懼不安為主的情緒體驗。 可通過軀體症狀表現出來, 如無指向性的恐懼、膽怯、心悸、口幹、頭痛、腹痛等。 嬰幼兒至青少年均可發生。


兒童入園也有“實習期”

以實際生活為例, 寶寶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 不少家長抱著自己的孩子出門時, 孩子滿臉笑容, 心情也是非常愉快。 而當被抱進托兒所或是幼稚園的時候便又哭又鬧, 不願呆在幼稚園, 有的甚至出現暴力對抗的情緒。 此類情況多次反復之後, 寶寶就便形成了條件反射:每當早餐完畢, 抱其出門時, 寶寶便立即意識到又要去幼稚園了,

Advertisiment
於是便哭鬧、不安起來。 如此, 一般要持續幾周時間, 這種負強化甚至可以使寶寶引起焦慮症狀長達數月之久。 這種情況, 在心理學上叫做入園分離性焦慮。

當寶寶與自己最親近的人分離時, 會出現明顯的焦慮情緒、他們認為失去了快樂, 失去了安全感。 以入園分離性焦慮為例, 寶寶雖然已經被送入幼稚園, 不過, 如果親人能陪伴在旁邊, 寶寶非但不會哭鬧, 反而還會愉快地遊玩, 不時還會回頭看看親人是否還在。 假如發現親人不在了, 便會立即哭喊起來。 如果此時親人立即出現, 便會立即止住哭聲, 撲向母親懷中, 破涕為笑。 如此類情況多次發生, 寶寶便會緊勾住親人頭頸不放, 生怕親人再度消失。

Advertisiment

如何克服孩子的焦慮呢?家長在孩子入託前一段時間久應開始做一些準備, 使孩子從家庭到托兒所的轉變不會感到那麼的突然, 這樣孩子就能較好的適應托兒所的環境。

家長應事先瞭解一下托兒所裡基本的生活習慣, 在家長對孩子有目的的試行。

家長應在孩子入託時, 帶孩子到托兒所裡看看玩玩, 讓孩子熟悉一下環境, 這樣可以使孩子對環境有了大體的印象。 如果正式入託時才第一次帶托兒所去, 那樣不僅對孩子有陌生感, 恐怕大人都會有點陌生感。

消除孩子的懷疑畏懼心理。 孩子在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去時可能在心理上有一些誤會懷疑, 比如“是不是媽媽不要我了才把我送進幼稚園?”特別是有的家長平時喜歡用這類的話來嚇唬孩子,

Advertisiment
比如“在哭, 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就把你送到幼稚園裡”等, 這樣會加強了孩子的恐懼和誤會, 自然也就不肯去幼稚園了。 這樣做是不利於孩子入託的。

不要在平時對孩子有求必應, 溺愛孩子, 這樣容易助長孩子的依賴心理, 入託後自然離不開父母。

到了每年新生入學的這天, 每個幼稚園即使到了中午, 仍然有不少的家長在向幼稚園裡張望, 因為不放心自己的寶寶, 偷偷地跟蹤觀察, 往往顯的比寶寶們還要焦慮, 既然人將孩子放在了幼稚園就應該完全的相信老師, 相信自己的寶寶會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