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爸媽3行為破壞孩子注意力

看到題目以後, 相信有不少家長對此產生疑問, 覺得自己怎麼可能會干擾孩子培養注意力呢?事實上, 生活中確有很多家長都會犯這個錯誤, 下面的實例將向家長展示你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破壞孩子注意力的。

注意力是人們將心理活動集中指向於某一特定物件的能力, 注意力集中與否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注意力並不是天生形成的, 注意力需要後天的培養。 如果家長沒有在培養的道路上做出貢獻, 至少也不要起到破壞的作用。

1.忽略孩子

帶孩子去動物園的時候, 孩子經常會不自覺的盯著每一種動物駐足觀看,

Advertisiment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所有的動物都是新奇的, 都是吸引他們的, 而家長卻不以為然, 因為家長不知道看了多少次, 早已經麻木了。 在動物園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孩子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的看著小動物, 家長一邊拉著他的手一邊不耐煩的說道:“快走了, 有什麼好看的, 後面還有很多動物呢。 ”這就是家長在破壞孩子注意力的行為, 所以家長不要忽略孩子, 他可能是在觀察動物的特徵, 他也可能是在觀察同一種動物的不同之處, 但不管如何, 這都是孩子培養注意力的好機會, 家長不應該為了趕時間而催促孩子。

2.失去耐心

在公共場所, 孩子總是不停的將手中的飲料瓶扔向地面,

Advertisiment
可能前幾次, 你會耐心的撿起來給他, 但是隨著無休止的丟來丟去和周圍人異樣的眼光, 媽媽可能就會失去耐心並大聲警告孩子再扔一次就會有怎樣怎樣的懲罰, 但是也許他只是想嘗試將瓶子丟下去, 瓶蓋會不會自動打開, 只是沒有選擇合適的場所。 如果家長沒有進行干涉, 他可能會繼續扔下去, 直到他意識到這個方法真的行不通才會停止嘗試。 在嘗試的過程中, 就是精力和熱情的高度集中。 所以在沒有打擾別人的情況下, 家長越有耐心, 就越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3.關心則亂

孩子在用積木搭一個高高的房子, 但由於他還不懂平衡, 可能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 雖然失敗後他表現出煩躁, 但仍然在繼續嘗試,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已經煩躁了, 有的可能立刻塞給孩子其他的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 有的怕孩子鬧, 可能會主動幫助孩子搭積木。 這兩種方式都破壞了孩子的重複練習, 他也許是煩躁了, 但是他並沒有放棄, 家長不應該讓自己參與進來, 如果孩子能長期進行這種重複訓練, 孩子的注意力穩定性會非常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