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老搖晃寶寶當心會傷害大腦

媽媽們總喜歡抱起寶寶左右搖晃, 即使寶寶不哭不鬧, 也是這樣一直到寶寶睡著。 這時的寶寶真的是睡著了嗎?其實寶寶是被媽媽抖暈過去了。 不要不相信, 搖晃確實給爸爸帶來很多隱藏的危險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有研究證明, 睡眠有利於寶寶的智商發育。 有時面對著哭鬧不肯睡的寶寶, 很多媽媽都會左右搖晃寶寶, 因為使用了這個方法, 寶寶很快就不吵鬧了, 慢慢“睡著”。 可是, 那是真的睡著嗎?還是暈倒呢?搖晃寶寶這一做法暗藏的危險你是否又瞭解呢?快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哄寶寶睡覺

Advertisiment

一、哄寶寶睡覺能搖晃嗎?

睡覺對於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 跟成人所需睡眠時間相比, 寶寶需要更多的睡眠。 處於睡眠狀態的寶寶, 其實身體機能正在運轉著, 在這些睡眠時間裡身體也在生長著、發育著, 漸漸地才有了長大的寶寶。 所以, 保證寶寶的睡眠時間與品質被認為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很多媽媽知道了睡眠的重要性, 所以一到了睡眠的時間, 就使用各種方法使寶寶睡著, 不再吵鬧, 如搖晃寶寶。 可是, 有多少人反思過為什麼要搖晃寶寶呢, 原理是什麼呢, 哄寶寶睡覺是能搖晃的嗎?用搖晃寶寶這一方法來哄他睡覺不應該成為了約定俗成的做法, 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做法, 還可能是被科學否定的一種做法。

Advertisiment

二、搖晃寶寶的危害

搖晃寶寶這一動作, 其實不只出現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 有時候跟寶寶玩的時候, 有些家長也喜歡搖晃寶寶。 你知道嗎?這一搖一晃, 其中暗藏著很多的危險的!

1、頸部易受傷。 搖晃寶寶, 是很容易損害到他們頸部的肌肉和韌帶的, 嚴重的話甚至會扭傷寶寶的頸部。 這是因為寶寶的骨骼發育還未成熟, 骨質比較柔軟, 占體重近一半的頭部, 重量全靠頸部的肌肉和韌帶支撐, 而寶寶大腦蛛網膜下腔的間隙較大, 頸部的肌肉力量較弱, 韌帶彈性較差, 頸椎也未完全骨化, 難以承受較大幅度的搖晃和高拋的震盪。 當被搖晃時, 易受傷。

搖晃寶寶的危害

2、造成腦部暫時性充血。 寶寶的大腦尚處在發育初期, 有的家長把寶寶高高拋起,

Advertisiment
會使寶寶體內的血液不時地衝擊大腦, 這樣會導致腦部暫時性充血。 如果不停地搖晃寶寶, 或是將寶寶一次次地拋起來又接住, 便容易使寶寶頭顱內的腦組織隨搖晃或高拋的晃動, 與較硬的頭顱相撞, 從而引起腦損傷。 這種情況, 寶寶可能出現拒奶、嗜睡或容易腦怒, 嚴重者可出現突然昏迷、呼吸困難、噴射性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的症狀。

3、造成局部性貧血。 當被搖晃時, 寶寶就像成人在玩高速運轉的遊樂項目, 其身體是無法承受巨大的離心力的, 血液流向一邊, 容易造成局部性貧血, 寶寶因此會出現臉色蒼白、呼吸困難、站立不穩, 甚至出現暈厥、嘔吐等症狀。 嚴重的, 有可能造成寶寶的智力明顯下降、嚴重的運動障礙、失明和大腦實質性的損傷,

Advertisiment
如腦萎縮、腦軟化、腦囊腫等。

三、如何輕鬆哄寶寶睡覺?

寶寶入睡的情況不大一樣。 怎樣哄寶寶才是科學而又有效的?下面給媽媽們提供三個哄寶寶睡覺的絕招, 以供媽媽們參考。

哄寶寶睡覺的絕招

絕招1:區別白天和黑夜。 一定要學會用光和聲音的不同來讓寶寶區分白天和黑夜。 起床的時候把他放到較亮的地方, 用一些音樂來説明喚醒寶寶。 慢慢地, 生物鐘形成後, 寶寶就會養成按時入睡、按時起床的習慣了。

絕招2:洗澡幫助睡眠。 洗完澡後休息一下就上床睡覺, 是個不錯的習慣, 很多寶寶也喜歡這麼做。 媽媽們可以在每晚差不多的時間, 感覺寶寶有點困了, 就可以開始給寶寶洗熱水澡了,

Advertisiment
洗完後, 給寶寶喝些水或者奶, 把寶寶放上床, 然後關掉房間的燈, 寶寶很快就能入睡了。

絕招3:留意寶寶的小動作。 媽媽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注意觀察一下寶寶喜歡的小動作, 這樣有助於摸清寶寶的睡覺習慣。 比如, 寶寶喜歡摸著媽媽的臉才能睡著, 或者寶寶喜歡含著自己的手指才能睡著。 媽媽可以先順從他的習慣, 慢慢地寶寶就容易入睡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