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了讓寶寶健康成長, 每天都會給寶寶吃雞蛋。 其實, 寶寶吃雞蛋大有講究, 倘若食之不當, 會導致寶寶一些健康隱患。
一、嬰幼兒不宜過多吃雞蛋
因為嬰幼兒消化能力差, 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 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而且由於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 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後, 能阻止吸收, 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 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二、半歲前的嬰幼兒不宜食用雞蛋清
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腸壁的通透性較高, 雞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較小, 有時可通過腸壁而直接進入嬰兒血液,
Advertisiment
三、不宜吃未煮熟的雞蛋
據研究, 即使未打破的雞蛋也很容易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 因而煎蛋要煎3分鐘, 而煮蛋則需7分鐘, 否則容易導致細菌性中毒。
四、發熱病兒不宜吃雞蛋
雞蛋蛋白食後能產生“額外”熱量, 使機體內熱量增加, 不利於病兒康復。
寶寶這樣吃雞蛋更營養
雞蛋中含有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 其中卵磷脂和卵黃素是嬰幼兒身體發育特別需要的物質, 非常適合嬰幼兒食用。
寶寶從4個月起就可以開始吃雞蛋了, 但是最初只能吃蛋黃, 每週的蛋黃量由1/4個至1/2個逐漸添加。 5-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每天吃1個蛋黃了。
Advertisiment
營養, 但營養價值不同。 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黃磷蛋白, 絕大部分脂肪和維生素存在於蛋黃中, 卵磷脂、膽固醇和鈣、鐵、鉀、鎂等礦物質的含量也比蛋白高。 而蛋白卻恰恰含有蛋黃中沒有的營養成分, 如卵蛋白, 這是一種消化率很高的全價蛋白。
二是傳統的烹飪方式如蒸雞蛋有一股特殊的腥氣, 不討寶寶的喜歡。
三是父母營養破壞最小的烹飪方式, 已被媽媽們廣泛採用。 但是白煮蛋的蛋黃較幹且缺乏滋味, 蛋白也沒有味道, 寶寶不樂意吃;何況天天吃同樣的白煮蛋,
Advertisiment
寶寶吃得更有滋有味, 媽媽可以動動腦筋, 嘗試著將雞蛋做成各種口味的菜肴。 常見的有紅燒荷包蛋和茄汁荷包蛋、茶葉蛋, 炒雞蛋可加上其他配料, 如番茄蘑菇豌豆炒蛋、雞蛋炒銀魚、蝦仁豌豆炒蛋等;還可做成蛋花湯類, 如紫菜蝦皮蛋花湯、雞蛋絲瓜豆腐湯、雞毛菜香菇蛋花湯等。
你還可以這樣做:
將雞蛋三個打碎加入少許鹽攪拌, 將青菜和蝦切成泥, 與蛋液充分攪拌, 起油鍋, 將攪拌好的蛋液倒入鍋內攤成蛋餅, 再將蛋餅卷成雞蛋捲後上盤。 可用小刀切成小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