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開心熱鬧的春節,不要透支孩子的安全感

過年, 免不了親戚朋友聚會, 有的父母還要帶著孩子回老家。 雖說這些, 都是讓人開心的事, 但有時我們卻容易忽視了這些變化對於孩子情緒的衝擊。 變化了居住環境, 打亂了原本的生活作息, 見到很多很多陌生的人來表達熱情, 這些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 可能不是感到開心, 也許會覺得撲面而來的不適應。

避免情感忽視, 透支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就好比一個銀行帳戶, 當他們感到愛、感到被理解時, 就是在往裡面存錢。 安全感滿滿的孩子, 情緒會更加穩定, 會更容易配合。 一直很喜歡小D幼稚園的園長說的一句話,

Advertisiment
“孩子亂發脾氣, 其實是他們在和我們溝通自己沒得到愛或者自己某方面技能不行”。

春節走親訪友, 看似父母一直陪伴著孩子。 但常常行程很滿, 父母容易出現顧此失彼。 也許就是打亂了她的生活作息;也許就是出門時間來不及了, 你強行打斷她正在玩的積木;也許就是其他親戚隨口“評論”了她一句, 常常都是這些我們認為“這麼小的孩子無所謂”的細節, 卻變成了透支孩子安全感帳戶的行為, 要知道孩子是最敏感細膩的。

如果這些信號我們沒有及時留意, 就相當於沒有及時存錢, 很容易出現帳戶赤字的狀態, 孩子自然就會更加黏人, 亂發脾氣, 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事前說明, 事後回顧

春節聽著是放假,

Advertisiment
但對很多人來說, 卻是異常繁忙。 走馬燈似的一個又一個親戚要見, 還有很多同學朋友聚會。 再忙碌, 記得每天早餐時, 和孩子彙報一下今天的行程。

3歲前的孩子, 每次描述最多只說三件事, 並且儘量說細, “首先, 我們吃早飯, 然後, 我們穿衣穿鞋;最後, 我們出門坐車”。 這段話的本來意思是, “我們今天上午去姑姑家”。 但3歲前的孩子面對變化的處理能力不會那麼強, 她無法從“我現在正在吃飯, 待會我想玩積木”可以直接跳到“待會和父母一起去姑姑家”, 這兩者之間隔著“千山萬水”。

這個小細節特別關鍵, 常常遇到很多父母很委屈, 告訴我, 我有提前告知啊, 但是就是一出門就要在家玩耍, 或者直接拒絕出門, 最後都是大鬧一場收場,

Advertisiment
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父母覺得累, 孩子也覺得沒被尊重。 根本原因就在於, 你說的方式不對。

之後, 我們可以在路上繼續進行這樣的“三件事”, 告訴孩子, 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 按照這樣的方式, 一點一點地給孩子預熱。

美國大部分學前班都會用這樣的小技巧, 比如, 首先“我們用粉筆寫字, 然後我們玩橡皮泥”。

每晚找一個適合你們家庭節奏的時刻, 和孩子回顧當天發生的事情。 像我們家每晚給小D洗澡時, 我們就會回顧。 這樣的回顧不僅在強化孩子的記憶能力, “我們今天早上去幹嘛了啊?”;同時也能幫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日常, 讓孩子有掌控感。

孩子最怕的就是無助感, 而對孩子來說最大的無助就是覺得“我被生活推著走”。

Advertisiment
當我們可以提前告知, 事後回顧, 我們就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對自己生活還是有控制的, 有控制的孩子安全感會更強。

玩耍中“療愈”

春節聚會, 孩子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摩擦, 有時大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也會給孩子帶來影響。 很多父母當場解決了, 就覺得事情過去了, 總是覺得, “孩子這麼小, 還不懂沒關係的”。

但其實你自己想想, 去年春節也許大舅舅隨口對你的評價, 你都有可能記一年, 有時還會左右我們的情緒。 那對於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來說, 這些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而且正因為孩子還無法很好表達, 我們更加無法得知這樣的影響會有多大。

除了聚會時父母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回家後幫助孩子消化這些情緒。

Advertisiment
兒童心理學裡有一個方法叫“玩耍療愈”, 對於受過心靈創傷的孩子很有幫助。 我們不用這麼專業, 但可以借鑒一下這個理念, 這也是我經常在家和小D做的, 可以非常好地幫助她梳理負面情緒。

非常簡單, 就是利用一些玩具來進行情景再現。 孩子的記憶是視覺記憶為主, 通過情景再現, 可以更好地讓孩子回想起當時的情況。 而同時, 孩子都是愛玩的, 玩是他們最喜歡也是最熟悉的形式。 通過玩, 他們可以學會把一些負面情緒表達出來, 學會真正的宣洩和放下。

舉個例子, 比如聚會時, 大人讓孩子們進行表演(常規逗娃節目啊), 小D害羞不肯演, 而表姐家的孩子落落大方地唱了一首歌。 於是, 所有的親戚都誇表姐家的孩子, 也許自己的外公外婆還會說小D沒見過市面。這樣的情景,看上去也許不如孩子之間打人什麼的有衝擊性,但是對一個孩子心靈的衝擊其實是很大的。

這時,我回家後就可以拿出小D的兩個娃娃A和B,“你們要給我們表演節目,唱歌跳舞吧”。A娃娃馬上說,“好啊,我要表演唱歌”。 於是,A娃娃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都在鼓掌,“唱的好棒哦,真厲害”。

這時,B娃娃悄悄地躲到了媽媽的大腿後面,“B娃娃,你怎麼啦?哦,你不想表演是嗎?不表演,沒關係的,我們有權利說不”。讓小D去抱抱B娃娃,告訴娃娃,“沒事的,不用擔心”。然後我會繼續對B娃娃說,“大家喜歡你們,所以想看你們學到了什麼新本領。但即使不表演,大家也會繼續喜歡你的”。

通過以上的例子,你可以看到,不僅是情景再現,更加關鍵的是通過對娃娃說的話,來把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的意思傳達,“不表演,沒關係的”;“即使不表演,大家也會繼續喜歡你”。這些才能給孩子一個“定心丸”。

以上只是一個例子,大家可以根據不同場景靈活運用。對於表達還不是很成熟的孩子(比如像小D這樣3歲前的),通常需要我們家長做主導,然後適當引導孩子參與。

對於3歲後的孩子,完全可以讓她扮演一個角色,和父母進行“扮家家”,當孩子願意說出來,我們的“療愈”目的也就達到了。

保留一個特別時刻

早出晚歸的拜年活動,再忙都要記得保留一個和孩子之間的特別時刻,這不僅是親子之間的小情趣,也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感連結。愛讀書的孩子,每天都保留一個親子讀書時間;愛玩積木的孩子,每天都抽出20分鐘,陪著孩子搭積木並推倒。

這些事,寫出來都特別小,甚至每個父母都會覺得,再忙這些時間總會有吧。但是我們常常就會高估了自己,春節就是一個“很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的放大鏡,常常讓我們忘記了那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比如高品質陪伴。

三個小提醒,希望大家可以重視起過年時寶貝的情緒。即使再小的孩子,她都會有情緒(對於小月齡的寶寶,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做個簡化版)。並不是天天陪著,和孩子形影不離,孩子就能感受到愛和安全感。最關鍵的是,我們需要“看到”孩子,看到他們的情緒,真正懂他們的需求。

春節,千萬記得不要讓孩子的安全感帳戶出現赤字哦!

也許自己的外公外婆還會說小D沒見過市面。這樣的情景,看上去也許不如孩子之間打人什麼的有衝擊性,但是對一個孩子心靈的衝擊其實是很大的。

這時,我回家後就可以拿出小D的兩個娃娃A和B,“你們要給我們表演節目,唱歌跳舞吧”。A娃娃馬上說,“好啊,我要表演唱歌”。 於是,A娃娃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都在鼓掌,“唱的好棒哦,真厲害”。

這時,B娃娃悄悄地躲到了媽媽的大腿後面,“B娃娃,你怎麼啦?哦,你不想表演是嗎?不表演,沒關係的,我們有權利說不”。讓小D去抱抱B娃娃,告訴娃娃,“沒事的,不用擔心”。然後我會繼續對B娃娃說,“大家喜歡你們,所以想看你們學到了什麼新本領。但即使不表演,大家也會繼續喜歡你的”。

通過以上的例子,你可以看到,不僅是情景再現,更加關鍵的是通過對娃娃說的話,來把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的意思傳達,“不表演,沒關係的”;“即使不表演,大家也會繼續喜歡你”。這些才能給孩子一個“定心丸”。

以上只是一個例子,大家可以根據不同場景靈活運用。對於表達還不是很成熟的孩子(比如像小D這樣3歲前的),通常需要我們家長做主導,然後適當引導孩子參與。

對於3歲後的孩子,完全可以讓她扮演一個角色,和父母進行“扮家家”,當孩子願意說出來,我們的“療愈”目的也就達到了。

保留一個特別時刻

早出晚歸的拜年活動,再忙都要記得保留一個和孩子之間的特別時刻,這不僅是親子之間的小情趣,也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感連結。愛讀書的孩子,每天都保留一個親子讀書時間;愛玩積木的孩子,每天都抽出20分鐘,陪著孩子搭積木並推倒。

這些事,寫出來都特別小,甚至每個父母都會覺得,再忙這些時間總會有吧。但是我們常常就會高估了自己,春節就是一個“很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的放大鏡,常常讓我們忘記了那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比如高品質陪伴。

三個小提醒,希望大家可以重視起過年時寶貝的情緒。即使再小的孩子,她都會有情緒(對於小月齡的寶寶,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做個簡化版)。並不是天天陪著,和孩子形影不離,孩子就能感受到愛和安全感。最關鍵的是,我們需要“看到”孩子,看到他們的情緒,真正懂他們的需求。

春節,千萬記得不要讓孩子的安全感帳戶出現赤字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