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護理寶寶要講科學性

這里所指的原則, 是指對每種病要有一定的治療和護理常規;同時還要從病情出發, 采取因人制宜的護理措施, 因為即便是同一種病, 在不同階段, 不同病兒的身上, 也可有不同的表現, 因而也就有不同的護理要求。 因此, 不能把護理原則當作死的教條來執行。

例如, 麻疹病兒從發高燒到體溫下降是病情好轉的征象, 但高燒突然降到35℃, 或體溫雖然下降, 但其它癥狀反而加重, 那么這種體溫下降就反而是不良的征兆。 一般說來, 孩子在發高燒時, 可遵醫囑服用退燒藥, 但對年齡較小的孩子, 尤其是三個月齡以內的嬰兒,

Advertisiment
應盡量少用。 病兒猛松找話閿υ諤邐律仙?8。 5℃時, 但對過去有過抽風歷史的病兒, 就得適當放寬限度。

又如, 為保證病兒的營養需求, 多給些富于營養的飲食是必要的, 但是, 當病兒出現嘔吐或腹瀉時, 胃腸道需要好好休息, 這時就不能再機械地去增加飲食, 以免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加重吐瀉。

再如, 對有發燒癥狀的病兒, 醫生常檢查一下白細胞是否有增高的情況, 以確定是否有細菌感染或感染的程度, 從而決定是否有必要應用抗菌素治療。 但是, 如果只是白細胞稍稍有些增高, 而其他生理機能都很正常, 就不必使用抗菌素。

總之, 護理工作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需要因病因人而靈活掌握, 而這種靈活性決不能違反科學的原則。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