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兒童疾病>正文

護理感冒寶寶避免錯誤觀念

感冒, 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 尤其是嬰幼兒。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以冬春季節及氣候驟變時多見, 主要是空氣飛沫傳播。 有些父母在護理寶寶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時候存在很多誤區, 專家特別提醒父母注意。

咳嗽、打噴嚏要用手擋

很多父母教導寶寶:打噴嚏時第一反應要用手遮住。 雖然遮住的舉動是對的, 可以避免細菌散播, 但是用手遮就是錯的。 傳染疾病醫生解釋道, 因為多數人用手遮住噴嚏或咳嗽后, 不會立刻洗手, 因此大量的病菌殘留在手上, 有可能經過碰觸, 傳染給他人, 也有可能把病菌再帶給自己。

Advertisiment
所以, 一定要讓寶寶注意勤洗手, 出入公共場合, 尤其是醫院、車站等高危險區域, 一定要養成回家洗手的習慣。

小帖士:美國疾病管制處建議, 洗手時間最好約20秒, 時間差不多是你在心中默念生日快樂兩次。

寶寶鼻塞不用特別護理

寶寶鼻塞后會影響寶寶的飲食, 睡眠。 由于鼻子不通寶寶在吃奶時需要通過嘴來呼吸著就可能使寶寶吸入大量空氣, 最終可能會使寶寶發生嘔吐或者吐奶, 嚴重影響寶寶的正常飲食;晚上睡覺時由于寶寶的鼻塞, 可能會打呼嚕或者難以入睡。

所以一旦發現寶寶有感冒就應該馬上治療。 有時因為大人的失誤可能會使寶寶感冒加重, 發展為鼻塞, 喉嚨有痰, 或者小兒肺炎。

Advertisiment
嚴重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鼻塞護理方法:

1、如果是鼻涕, 可以用吸鼻器, 或者父母可用柔軟的手絹擦拭流出的鼻涕, 因為寶寶皮膚很嬌嫩, 擦拭多了會令寶寶感覺不舒服, 所以擦鼻涕后可用濕勢毛巾捂一捂, 再輕輕地涂上一點油脂, 防止皮膚龜裂疼痛;如果是干鼻屎, 可以去買一種專門夾鼻屎的小夾子, 塑料的, 小圓頭, 等寶寶睡著的時候夾, 動作要快要輕。

2、用脫脂棉花搓成和寶寶鼻孔大小一樣的棉條, 先用水浸濕后放入寶寶鼻孔里濕潤鼻屎, 取出后再用干棉條把鼻屎粘出來。

3、拿魚肝油或生理鹽水在鼻孔里各滴一滴, 這樣會軟化鼻屎, 過一會兒孩子打個噴嚏就會把鼻屎給帶出來了。

4、晚上在開空調的房間放一個加濕器,

Advertisiment
可以增加室內濕度, 緩解孩子因空氣干燥而引起的鼻塞。

感冒惡寒, 發汗可痊愈

    中醫對風寒感冒的治療是發汗解表, 有一些人對此一知半解, 患上感冒后, 不辨寒熱虛實統統尋求種種辦法發汗以求解表, 蒸桑拿、喝姜糖水、蒙頭捂汗、喝酒、劇烈運動等等。 而實際上這些未必適合所有感冒患者。

桑拿的冷熱交替會削弱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另外還可因為汗出過多而加重病情, 尤其是發熱期間更不宜使用此法;姜糖水能治療風寒感冒, 但風寒感冒服之就猶如火上交油;蒙頭捂汗容易導致機體組織缺水而出現變癥;喝酒會加重黏膜血管擴張充血, 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病情進一步加重;劇烈運動加大體內能量消耗,

Advertisiment
不僅使抵抗力減弱, 機體氧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 以至加重心肺等臟器的負擔, 更不利于感冒的恢復。 所以, 患者千萬不可不做分析便亂發汗, 尤其是兒童。

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藥

對人體而言, 咳嗽是一種生理性反射, 當呼吸道受到不當外物吸入或浸潤發炎, 便將此一訊息上傳至大腦中延髓的咳嗽中椎, 就引起激烈的反射運動, 目的在于將氣管內異物排除, 因此咳嗽時會以猛烈速度, 自喉嚨深處把空氣排出, 同時一并將異物噴出。

從上述觀點來看, 咳嗽是個自我保護機制, 對人體是有益的。 除了先判別有痰的咳或無痰的咳之間的差別外(前者應增加水份攝取, 以及考慮是否使用化痰藥物), 另外也要考慮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適,

Advertisiment
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嘔吐, 才需考慮用適當止咳藥物。

任何時候都能拍背排痰

當寶寶罹患感冒、細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時, 喉嚨里總是發出“呼呼”的痰聲。 在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情況下, 寶寶自身的咳痰能力不足, 大量痰液堆積在呼吸道內, 致使肺部肺葉坍塌, 細菌滋生, 嚴重者還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的現象。 如果父母能夠利用拍擊的方式幫寶寶排痰, 就能降低痰液帶來的不適與感染的幾率。

1、拍痰的時機

雖然拍痰是有效又安全的排痰方式, 但并非任何時候都適用。 在吃飯前后的1小時內都不要拍, 因為在飯前拍, 痰有可能被松動, 卡在喉頭, 這時東西吃下去就會吐出來;在飯后拍, 也會造成胃不舒服,甚至將剛吃下的東西吐出來。

拍痰的時間要足夠長,次數也要足夠多;一次大約拍10分鐘,一天拍4~6次,一連持續三四天,就能見到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拍痰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寶寶的臉色和呼吸,如果有臉色發紫或呼吸不順暢的現象,就先休息一下,等寶寶呼吸平穩后再繼續拍。

2、需要“抽痰”嗎?

當痰液在寶寶喉頭作怪時,父母常常會興起抽痰的念頭。其實,抽痰只能抽取咽喉附近的分泌物,無法抽到聲帶以下,而且痰液仍會一直分泌,無法減少寶寶不舒服的感覺。另外,抽吸的壓力過大還可能導致呼吸道黏膜受損,容易發生危險。因此,建議父母盡量采取拍痰的方式,簡便又有效。

在生病時過度依賴維生素

很多人習慣在孩子感冒時給孩子吃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A、鋅等。其實維生素對感冒是有實質幫助,譬如鋅能促使酶發揮各種作用,從制造脫氧核糖核酸,到愈合傷口,也能抑制一般的感冒。鋅對于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必不可少,它幫助人體抵抗感冒、流感、結膜炎及其它感染。

研究發現,在感冒癥狀開始前攝取維生素,的確可以讓感冒早些痊愈,或是在癥狀還會發生前,提前恢復。

不過專家說,如果你是在已經發高燒、流鼻水時,才想到要吃維生素,已經來不及了,想要預防感冒,需要日常生活間的均衡營養,綜合維生素必須是在還沒感冒時服用,才有抵御的效果。

過度依賴感冒藥物

很多父母在孩子感冒時,喜歡吃各種感冒藥,或是使用各種噴劑等。醫院內科醫生表示:如鼻子噴劑有時候噴太多,反而會讓鼻子變的過于干燥,導致副作用。他建議,對于這類噴劑,一天使用量不要超過三次以上,許多人要學會忍耐,不要鼻子一不舒服,就使用噴劑。對于六歲以下的孩童,用藥方面更要小心,最好找醫生后再服藥,千萬不要隨便吃感冒藥。

小貼士:食物是最好的藥方,多吃營養的食物,或是在感冒時喝些讓自己舒服的冷熱飲,有時候都比服藥來的快又有效。

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于病毒性☆禁☆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于細菌性☆禁☆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禁☆感冒有用。

其實,很多感冒都屬于病毒性☆禁☆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禁☆感冒并沒有什么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癥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后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吃化痰藥需吃到沒痰為止

    人體在對抗病毒或細菌入侵呼吸道時,會因發炎反應產生分泌物,加上剝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源體等,造成痰液。當感染數日后,體內免疫系統可以主控情況而未惡化時,便會由各種免疫細胞,尤其是游走在上皮黏膜間的吞噬細胞,負責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有痰時以多攝取液體、將痰軟化為首要之務;至于化痰藥,則只在當醫師覺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時,才需在急性期的前數天內使用,并非一直用到無痰為止。

媽媽們應相信,寶寶體內本即有一位清道夫在執行勤務,只要將環境因素(包括水份攝取、溫濕度等)做適當調整便可以,身體會自然痊愈的。

以上常見錯誤觀念,在家長護理感冒寶寶的時候常會見到,在此呼吁所有愛護寶寶的父母們,千萬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甚至將黑白顛倒,如此反而會使寶寶的病癥難以舒緩。應當在對寶寶做出處置之前,先思索一遍合理的作為,看看育兒百科,或者和您的兒科醫師電話咨詢,便可以為寶寶在有呼吸疾患時,做最好又正確的保健。

也會造成胃不舒服,甚至將剛吃下的東西吐出來。

拍痰的時間要足夠長,次數也要足夠多;一次大約拍10分鐘,一天拍4~6次,一連持續三四天,就能見到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拍痰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寶寶的臉色和呼吸,如果有臉色發紫或呼吸不順暢的現象,就先休息一下,等寶寶呼吸平穩后再繼續拍。

2、需要“抽痰”嗎?

當痰液在寶寶喉頭作怪時,父母常常會興起抽痰的念頭。其實,抽痰只能抽取咽喉附近的分泌物,無法抽到聲帶以下,而且痰液仍會一直分泌,無法減少寶寶不舒服的感覺。另外,抽吸的壓力過大還可能導致呼吸道黏膜受損,容易發生危險。因此,建議父母盡量采取拍痰的方式,簡便又有效。

在生病時過度依賴維生素

很多人習慣在孩子感冒時給孩子吃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A、鋅等。其實維生素對感冒是有實質幫助,譬如鋅能促使酶發揮各種作用,從制造脫氧核糖核酸,到愈合傷口,也能抑制一般的感冒。鋅對于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必不可少,它幫助人體抵抗感冒、流感、結膜炎及其它感染。

研究發現,在感冒癥狀開始前攝取維生素,的確可以讓感冒早些痊愈,或是在癥狀還會發生前,提前恢復。

不過專家說,如果你是在已經發高燒、流鼻水時,才想到要吃維生素,已經來不及了,想要預防感冒,需要日常生活間的均衡營養,綜合維生素必須是在還沒感冒時服用,才有抵御的效果。

過度依賴感冒藥物

很多父母在孩子感冒時,喜歡吃各種感冒藥,或是使用各種噴劑等。醫院內科醫生表示:如鼻子噴劑有時候噴太多,反而會讓鼻子變的過于干燥,導致副作用。他建議,對于這類噴劑,一天使用量不要超過三次以上,許多人要學會忍耐,不要鼻子一不舒服,就使用噴劑。對于六歲以下的孩童,用藥方面更要小心,最好找醫生后再服藥,千萬不要隨便吃感冒藥。

小貼士:食物是最好的藥方,多吃營養的食物,或是在感冒時喝些讓自己舒服的冷熱飲,有時候都比服藥來的快又有效。

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于病毒性☆禁☆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于細菌性☆禁☆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禁☆感冒有用。

其實,很多感冒都屬于病毒性☆禁☆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禁☆感冒并沒有什么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癥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后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吃化痰藥需吃到沒痰為止

    人體在對抗病毒或細菌入侵呼吸道時,會因發炎反應產生分泌物,加上剝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源體等,造成痰液。當感染數日后,體內免疫系統可以主控情況而未惡化時,便會由各種免疫細胞,尤其是游走在上皮黏膜間的吞噬細胞,負責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有痰時以多攝取液體、將痰軟化為首要之務;至于化痰藥,則只在當醫師覺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時,才需在急性期的前數天內使用,并非一直用到無痰為止。

媽媽們應相信,寶寶體內本即有一位清道夫在執行勤務,只要將環境因素(包括水份攝取、溫濕度等)做適當調整便可以,身體會自然痊愈的。

以上常見錯誤觀念,在家長護理感冒寶寶的時候常會見到,在此呼吁所有愛護寶寶的父母們,千萬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甚至將黑白顛倒,如此反而會使寶寶的病癥難以舒緩。應當在對寶寶做出處置之前,先思索一遍合理的作為,看看育兒百科,或者和您的兒科醫師電話咨詢,便可以為寶寶在有呼吸疾患時,做最好又正確的保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