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護理發燒寶寶,顛覆兩大誤區

眼下是孩子秋季感冒發燒的高峰期, 不少家長把孩子的發熱看作疾病輕重程度的象徵,於是動輒給寶寶使用退熱藥;給孩子捂汗。 專家說, 這其實是一種誤區, 發燒是孩子對感染的微生物的一種反應,是孩子自身“派兵打仗”增強免疫力的一個自然過程, 在護理方法上要及早走出誤區。

常見家庭護理錯誤:

1、 過量服用退熱藥

孩子發燒後, 不少爸爸媽媽希望馬上儘早降溫, 往往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甚至用量過大。

顛覆理由:

只要把體溫控制在高熱以下,防止熱驚就可以了。 服用退熱藥時一定要注意水分和電解質的補充,口服退熱要與洗熱水澡等物理降溫措施交替使用,特別是嬰幼兒,使用物理降溫更好。

Advertisiment

2、 捂汗

不少爸爸媽媽動輒給孩子“捂汗”, 以為可以使體溫儘快下降。

顛覆理由:

小兒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汗腺發育也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體溫下降,還會使體溫驟升,出現高熱驚厥,尤其是小嬰兒,還會危及生命。 因此, 發熱時要給孩子少穿、少蓋,增加散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