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護膚水+穴位 緩解胎毒皮膚癢

胎毒發酵!大肚熱、皮膚癢難耐

俗諺“病子寒, 大肚熱”, 意指孕婦在懷孕初期容易怕冷, 中後期卻有怕熱的現象。 陳玫妃中醫師表示, “大肚熱”多發生於孕期7至8個月後, 孕婦因應胎兒快速成長的營養需求, 新陳代謝變得旺盛, 容易形成燥熱體質和胎毒現象, 皮膚出現類似過敏的症狀。 而夏天的濕氣重, 會加重氣血瘀窒, 胎毒難以排除, 使孕婦的皮膚搔癢情況更嚴重。

胎毒所引起的皮膚過敏, 不僅表現在鄰近胎兒的腹部, 其他如手肘、腋下、脖子、大腿等容易流汗的皮膚皺折處, 也可能出現一塊塊突起的癢疹。

Advertisiment

舒緩胎毒癢!護膚水+穴位清熱止癢

陳玫妃中醫師表示, 治療或預防胎毒皮膚癢的方法, 建議在懷孕7個月後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 按比例處方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藥物, 除了主成分的珍珠粉之外, 燥熱體質者多加點黃連, 氣虛者酌加粉光參。 此外, 洗完澡後塗抹「清熱止癢護膚水」, 或於搔癢難耐時按壓曲池穴, 也有輔助止癢的效果。

清熱止癢護膚水

藥材:地膚子3錢、黃芩3錢、苦參根3錢、紫花地丁2錢、白癬皮2錢、土茯苓2錢。

作法:將上述所有藥材放入1000c.c.冷水中熬煮至剩600c.c., 放溫, 用毛巾沾取藥汁, 濕擦在洗完澡後的皮膚表面, 靜待肌膚吸收藥液, 身體變乾後無需再用水沖洗, 直接穿上衣服即可。

說明:地膚子清熱利濕、祛風止癢;黃芹清熱解毒、除熱安胎;苦參根清熱燥濕;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白癬皮潤澤止癢、利濕退黃;土茯苓除濕解毒、健脾胃、舒筋骨,

Advertisiment
是治療濕熱瘡毒、筋骨酸痛的常用藥材。

曲池穴:具有泄熱、清邪熱、行氣活血、袪風止癢的作用。 取穴時, 手肘彎曲成90度, 在肘關節外側骨邊, 手肘橫紋的外側尖端上, 靠近骨頭邊緣的凹陷處, 經常按壓可緩解孕婦因胎毒所引起的皮膚癢。

媽媽教室小叮嚀:

陳玫妃中醫師強調, 除了藥物調理體質和中醫保健緩解皮膚癢, 孕婦本身也要做好生活管理, 規律作息, 少吃燒烤炸辣等易上火的食物, 且保持肌膚乾爽, 必要時可塗抹冰晶蘆薈膠和中藥痱子膏, 達到潤膚止癢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