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說, 啼哭是他們唯一的語言, 有時僅僅是聽著他們那響亮的哭聲, 媽媽們就會感到開心和滿足。 但有時看到寶寶一天到晚不停地哭, 媽媽們也會感到困惑:寶寶到底是餓了、渴了, 還是病了?媽媽怎麼才能從寶寶的哭聲裡判斷他們的需求和發現問題呢?
其實, 啼哭是嬰幼兒反映自已病痛的一種特殊語言, 也是提出各種要求和意願的方式, 充滿著豐富的感情☆禁☆色彩。 年輕的父母應該善於通過察顏辨聲來熟悉和瞭解孩子這種奇特的語言。
“撒嬌”時哭聲特徵
“抱抱我吧!”“好無聊啊!”當寶寶想向父母撒嬌時,
Advertisiment
“生氣”時哭聲特徵
當“沒有找到好玩的玩具”、“尿布濕了, 很難受”的時候, 寶寶就會“生氣”甚至“發怒”, 此時發出的哭聲與“撒嬌”時的哭聲相比, 聲音更高, 而且尖銳、刺耳。 通俗地形容, 就像被火燙到似的。 另外, 也許是過於亢奮的原因, 有時也會產生反作用, 所以時而也會夾雜一些低音。
“饑餓”時哭聲特徵
當寶寶肚子餓了, 想吃奶的時候, 發出的哭聲大多混有“m”音。 此時寶寶的哭聲中, 大多伴有類似“manma”、“ma―ma”的呼喚聲。 有趣的是, 不管說什麼語言的國家, 嬰兒期饑餓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困倦”、“難過”時哭聲的特徵
寶寶“困倦”、“想睡覺”時的哭聲, 比“撒嬌”時的哭聲稍微低沉一點。 當因為“媽媽不見了”、“媽媽都不抱我”而感到“難過”時, 寶寶的哭聲還要更加低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