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心理學家發現, 一場完整的交流, 肢體語言占70%的作用, 語言占30%。 在寶寶學會說話前, 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來順利傳遞信息, 只能靠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達他們的一些想法和意愿。 對于家長來說, 要通過這些舉動完全理解寶寶的特殊語言有相當的難度。 父母體會的意思, 往往與寶寶的愿望風馬牛不相及, 這讓新手父母多了幾分照顧不周的擔憂。 所以, 若能破譯寶寶的身體語言, 就能了解寶寶的感受和需求, 給予寶寶最貼心的呵護。
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是孩子的“安慰行為”, 說明他內心感到緊張不自在,
Advertisiment
孩子只是需要你更多的關注。 最好的親子關系當然是照顧、關愛、傾聽。 父母的關愛與擁抱能讓他們轉移注意力,
Advertisiment
活躍的腳部動作。 比如:孩子的上半身在書桌前好好地寫著作業, 或是在餐桌前安靜地吃飯, 雙腳卻朝著門口的方向, 那多半是孩子想著趕快出去和伙伴們玩游戲啦。 你可以說, 專心吃完飯就可以出去玩啦!
寶寶平靜地與你對視, 看起來若無其事, 但是腳的動作非常活躍, 泄露了孩子緊張、激動或者高興的心理活動。 也許他正在想別的事情, 和你的話題沒有什么關系, 此時你不妨問問他:“呵呵, 可有特別好玩的事情要和媽媽分享?”
總之, 如果仔細傾聽孩子的身體語言, 我們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 也更容易傳達我們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