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1歲半寶寶更聰明的認知能力訓練

大動作能力訓練能力特點1歲半的時候, 大多數寶寶已經能夠下蹲, 能夠自己彎腰撿東西了, 並且運動、行走自如了。 有的寶寶可能還會眼睛盯著地面, 動作不是很協調地往前“沖”著跑幾步。

有的寶寶早在1歲時, 就開始嘗試著向後退著走了, 但大多數寶寶要到1歲半的時候, 才能掌握向後退著走的技巧。

訓練要點在玩耍時, 要有意識地讓寶寶練習跑和停, 漸漸地, 寶寶會在停之前放慢速度, 使自己站穩, 最後, 寶寶能放心地向前跑, 不至於因速度快\頭重腳輕而向前摔倒。

寶寶如行走比較自如, 爸爸媽媽可有意識地讓寶寶練習自己上臺階或樓梯,

Advertisiment
從較矮的臺階開始, 讓寶寶不扶人只扶物自己上, 逐漸再訓練寶寶自己下樓梯。

精細動作能力訓練能力特點有的寶寶到1歲半, 就能自己解紐扣和系紐扣了。 這個年齡段, 讓寶寶配合穿脫衣服已經沒有問題, 可以讓寶寶自己試著脫衣服或穿衣服。

訓練特點這時, 要培養寶寶自己穿脫衣服的興趣, 一旦寶寶產生了興趣, 就會很想去做。 儘管寶寶可能會把後面穿到前面、裡面穿到外面, 但是, 還是要先誇獎寶寶自己會穿衣服了, 然後再說穿反了來提醒寶寶注意。

媽媽可以準備一些珠子和一些繩子, 和寶寶比賽穿珠子。 媽媽應先做一下示範, 告訴寶寶必須在孔的另一側將繩子提起。

Advertisiment
這個動作要經過反復練習才能熟練, 漸漸可加快速度, 並可通過將珠子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穿起來, 來提高準確性。 這個遊戲是訓練手、眼、腦協調的好辦法。

數學能力訓練能力特點這個階段的寶寶知道“上”和“下”的意思, 開始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空間感;能夠區分物品的一些顯著特徵, 爸爸媽媽應多引導寶寶觀察事物, 教寶寶識別物體的各種形狀和特性。

訓練要點準備一些圖形物體, 像氣球、鐘錶、小球、圓形鏡子等。 媽媽指著這些圖形物品說:“寶寶快來看, 這些物品都是圓形的。 圓圓的氣球, 圓圓的鐘錶......”然後, 問寶寶物品的形狀, 引導寶寶說出“圓形的”。 接著, 讓寶寶說出家中常見的圓形物體。 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教寶寶認識顏色。

Advertisiment

知覺能力訓練能力特點寶寶想像力的發展與年齡有很大關係。 假設給寶寶一個空盒子, 1歲左右的寶寶首先想到的是用嘴咬, 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探究空盒子的奧秘, 1歲半時, 寶寶明白了盒子的用途, 他可能會把一些小東西塞進盒子, 把它當成自己藏匿各種寶貝的倉庫。

訓練要點爸爸媽媽可以指著具體物體, 反復多次地為寶寶描述這個物品的一個或多個特徵, 如它的顏色、形狀、大小、數量、質地或聲音等, 最後引導寶寶自己說出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