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擠眼弄鼻”的孩子走出陰影

七歲的鵬鵬一年前, 擠眼弄鼻, 家人認為孩子添了“毛病”, 爸爸批評媽媽教育, 奶奶爺爺整天監督, 全家人齊心協力研究對策, 結果孩子的小毛病越來越頻繁, 並且伴扭動脖子和肩膀。 家長越來越愁, 孩子症狀越來越重。 後來, 憂愁的鵬鵬去看醫生, 專家診斷為“抽動症”, 指導家長改善態度和教育方法, 並對孩子進行了中西醫綜合治療, 一周後症狀明顯好轉, 待症狀消失後又鞏固3個月, 至今未再復發。 現在的鵬鵬感到心情舒暢, 而且學習有了進步。

兒童抽動症以男孩多見, 近年來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是兒保門診比較常見的疾病。

Advertisiment
其病因與多種因素有關, 如遺傳、神經生化、心理和免疫、感染因素等。 常常從擠鼻子開始, 漸漸發展到其他部位的肌肉抽動, 甚至喉頭肌痙攣發出似“罵人”的聲音, 被稱作“抽動穢語綜合征”。 雖然這些症狀並不影響生活能力, 但能影響社會交往, 使孩子感到壓抑和焦慮, 影響心理健康。 如果不進行治療, 有1/3患兒到成人時仍有症狀。

因此, 如果有上述症狀, 一定到兒童保健門診進行正規治療。 切記:打罵訓斥只能加重症狀和孩子的心理負擔, 事與願違。 (鄭俊青 劉麗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