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你的孩子更聰明

一、瞭解幼兒智力發展程式

普通幼兒的智力發展大概遵循著以下程式:

2歲的幼兒能夠模仿簡單的動作, 服從簡單的命令, 使用簡單的詞語說話;

3歲的幼兒能指出眼、耳、口、鼻的位置、名稱和用途, 會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和性別。 他會聽、會問、並藉此學習新的事物;

4歲的幼兒能數出10件左右的實物, 可以畫人以及簡單的形狀, 講話清楚, 喜歡把自己的經驗告訴成人, 好奇心強, 愛發問, 喜歡聽音樂、故事, 觀察小動物等, 更喜歡看圖畫書;

5歲的幼兒對數字概念的理解能力加強, 言語的句法和結構較完整, 不但愛看圖畫故事書,

Advertisiment
且能解釋其中簡單的含義, 愛做模仿性的遊戲;

6歲的幼兒能夠比較貨幣的價值, 對時間有正確的認識, 喜愛帶想像的扮演遊戲, 喜歡較多的閱讀, 且能把其中的故事講出來。

瞭解這一發展程式, 父母就可以因時施教, 不至於操之過急或耽擱孩子。 要記住:離開孩子能力所及的超前教育往往有害無益。

二、 鼓勵幼兒藉著遊戲學習

小英一直生長在成人認為安全的環境中。 當她能爬會走到處摸索的時候, 媽媽認為這樣太危險而加以禁止;當她喜歡拿著筆到處塗抹亂畫的時候, 媽媽認為保持家中整潔最為重要, 於是客廳房間裡處處都成為小英的禁區。 每天小英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不許動。 ”終於, 小英變成了一個安靜、怕事、像個玩具娃娃一樣的“乖寶寶”。

Advertisiment

明明就不同了。 媽媽為他安排一個安全的活動場地, 給他適當的玩具, 讓他在遊戲中創作和自由發揮, 探索、學習新的事物。 在各種好玩的遊戲中, 明明的好奇心、想像力、創造力和思考、理解、判斷能力, 都得到良好的發展;長大以後, 在學業上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三、 重視幼兒對一切的發問

許多在成人看來平凡無奇的事物, 幼兒都喜歡問了又問。 對此父母應充分重視並給予回答。 如果對幼兒的發問經常表示不耐煩, 會使其智力發展受阻。 看看下面的例子:

寶寶問媽媽:“為什麼哥哥不吃早餐?”

“別管那麼多, 快點吃完早餐上幼稚園。 ”

“為什麼哥哥今天不上幼稚園, 我要去呢?”

“我早就知道你不喜歡上幼稚園,

Advertisiment
故意問三問四, 想趁機賴學。 ”

寶寶委屈得哭起來, 不敢再問。

同樣的一件事, 如果媽媽能有不同的反應, 結果就會不同:

奇奇問:“為什麼哥哥不吃早餐?”

媽媽說:“哥哥生病了。 ”

“為什麼哥哥會生病?”

“昨天下雨, 哥哥忘了帶雨傘, 被雨淋濕了, 所以著涼生病。 ”

奇奇點點頭說:“下次遇到下雨, 我一定要帶雨傘, 免得著涼生病。 ”

奇奇從媽媽的回答中, 不但滿足了好奇心, 也學到了怎樣照顧自己的身體。 而寶寶呢?

四、 安排幼兒外出活動

多給幼兒安排外出參觀和訪問的機會, 可以讓他們見識人群社會, 令其獲得新的經驗。 孩子親眼所見、親手觸摸、親身經歷的一切, 比單用耳朵聽到的事物更具體, 更實在。 一個見多識廣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當然會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必須注意, 一切啟發智力的遊戲和活動, 一定要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用教條、高壓的方法將成人認為好的東西灌注在孩子身上, 不僅無用, 反而適得其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