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知道新生兒是否發熱的方法

夏季天氣較熱, 新生兒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 因此要時刻注意寶寶變化。 發熱為兒童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是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的防禦反應, 對錫疫系統有重要作用。 一般來說, 發熱即體溫異常升高, 小兒時期正常體溫可波動於一定範圍, 短暫的體溫波動, 全身情況良好, 又無自覺症狀, 可不認為是有病。

正常小兒腋下體溫一般為36-37℃;春秋冬三季平均值上午36。 6℃, 下午36。 7℃, 夏季上午36。 9℃-36。 95℃, 下午37℃。 當餵奶、飯後、運動、哭鬧、衣被過厚、室溫過高時, 可使小兒體溫暫時升高到37。 5℃左右, 甚至偶達38℃, 尤其是新生兒或小嬰兒更易受以上條件影響;相反,

Advertisiment
若饑餓、低熱量、尤其體弱患兒處於少動狀態或保暖條件不佳則體溫可降為35℃以上, 臨床上稱體溫過低或體溫不升, 應及時採取保暖措施。

怎樣知道新生兒是否發熱呢?

通過仔細觀察, 若發現孩子面紅、唇幹、出汗、順鬧、呼吸氣粗, 吃奶時口鼻出氣熱, 再用手背們額、背以及手腳發燙, 可判斷為發熱。

若用體溫表來測定, 更為準確。 測體溫的方法, 應先將體溫計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 把體混計有水銀柱的一端挾在腋下, 3—5分鐘後取出。

退熱的方法有藥物退熱和物理降溫兩種方法。 常用的退熱藥有阿斯匹林、阿魯片、安乃近、醋氨本分或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等。

孩子用退熱藥, 不同于成人, 要根據年齡、體重決定服用量。

Advertisiment
撲熱息痛口服每千克重10-15毫克;阿斯匹林口服, 每千克體重8-10毫克;阿魯片是阿斯匹林和魯米那的合劑, 適合於高熱有驚厥史的孩子, 用量:每次每千克體重8-10毫克;安乃近點鼻子, 適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 用25%的安乃近稀釋1倍後滴鼻, 如2-6個月小兒每次可滴5-10滴。 對於高熱持續不退者, 也可用中藥紫雪散。 最近, 常用的退熱藥是“美林”(布洛芬混懸液), 用量0。 25-0。 5ml/kg/次, 6-8小時可重複使用。 一般2-3歲用5毫升/次。 三歲以下小嬰兒最好用泰諾林(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液), 用量0-3個月用0。 4毫升/次, 4-11個月用0。 8毫升/次, 12-23個月用1。 2毫升/次, 24-36個月用1。 6毫升/次。

在服用退熱藥的同時, 要給孩子多飲水, 幫助其發汗, 利尿, 排毒。 退熱藥用藥間隔不少於4個小時, 急於退熱, 一次用藥量過大或間隔時間太短,

Advertisiment
重複用藥可使體溫下降過快, 出汗太多, 導致虛脫。 有些孩子對某些藥物有過敏反應, 因此切勿濫用退熱藥。

每個做父母的最緊張自己的孩子, 寶寶一發燒, 父母之所以急, 不外乎是存在一個傳統觀念, 認為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 其實, 發高燒本身是不會使“腦筋變壞, 智慧變差”的, 以往有這樣的誤解, 是因為人們對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 發燒本身並不可怕, 重要的是要去尋找病因, 對症治療。 一般感冒常會發燒2~4天, 如果活動力佳、進食正常則不必太擔心。 但需注意感染有無惡化或發生併發症的情形, 如嬰幼兒出現哭鬧不停、活動力差、高燒不退、不肯進食、抽搐等, 應盡速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