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享受學琴的快樂

對很多琴童來說, 學琴是很痛苦的事。 每天的練習枯燥無比, 還常常伴隨著聲聲斥責——原本溫柔可親的爸爸媽媽, 怎麼到了鋼琴前就變得如兇神惡煞一樣?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不是成名成家!如果只是那樣的話, 教育就太缺乏針對性了。 要知道, 即使孩子對一件事極有興趣, 但引導不當, 可能也會漸漸失去興趣。 父母、老師的引導方法不對頭, 孩子也會失去了進一步挖掘潛能的機會。

事實上, 對於父母而言, 用快樂的心態陪伴孩子學琴, 比什麼都重要。 當孩子練習達不到要求時, 父母要一如既往地讓自己和孩子保持快樂的心情,

Advertisiment
這樣才能發現學習的真正意義和樂趣。

讓孩子快樂學琴的第一條:懂得孩子心理是關鍵, 除了用生動的語言循序漸進地引導或者表揚之外, 懂得一些幼兒心理學的知識很重要。

想要讓孩子產生不間斷的興趣, 實在是很難, 但還是可以找到一些有效的辦法。 對於大部分小孩而言, 適當的表揚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 增強小孩子的自信心, 使之對鋼琴學習更有興趣。 比如晚飯後, 讓孩子給大家彈一段新學的曲子, 在掌聲中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喜悅。 還有一個好辦法是利用競爭意識, 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需求, 希望自己是突出的。 父母不妨讓自家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練習,

Advertisiment
讓其中一個看另一個彈奏。 有了競爭者, 孩子就有了想要超過另一個的想法, 練習時就有了動力和目標。

讓孩子快樂學琴的第二條:降低要求和嘗試自己彈奏, 是控制情緒的好辦法。

當孩子的表現遲遲不能達到要求時, 父母如果還是能以一種欣賞的態度進行表揚, 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激勵, 並且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小朋友的自尊。 積極的心態讓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 而批評和冷眼則容易產生對抗心理。

很多父母小時候都沒有學琴的機會, 這時不妨自己動手試著彈孩子正在練習的曲子, 和孩子一起學習。 這樣的話, 父母和孩子的心態上就會形成平等的狀態, 並且會構成一種共同面對困難的聯盟關係,

Advertisiment
這樣在無形中抵消了孩子對父母的抗拒情緒, 此時再巧妙地給予一定的指導, 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讓孩子快樂學琴的第三條:讓孩子學會聆聽, 學會自己去發現問題。

作為陪練, 父母應從多方面引導孩子學會聆聽, 比如購買適合孩子聽的CD, 作為孩子在睡前、起床、吃飯時的背景音樂, 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敏感度。 別看孩子年齡小, 其實他們已經有了鑒賞音樂的能力了, 只是需要加強訓練。 他們能夠通過這種方法來發現自己的不足。

讓孩子快樂學琴的第四條:給孩子開小差的空間和時間, 是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好策略。

孩子天生會用很多小花招逃避自己害怕的事情。 比如讓孩子練習時, 他們會說“媽媽你等一下,

Advertisiment
我還有一點點事情”、“我先吃點東西, 喝點水”等等。 其實, 這是孩子在故意拖延時間。 等到孩子坐上琴凳後, 也不時會找各種藉口開小差。

因此, 當孩子提出要喝水或者上廁所時, 父母明知道是小小詭計, 也不妨讓他們快樂地去做。 科學研究表明, 短暫的注意力的分散, 更有利於高強度的注意力集中, 反而會提高練琴效率。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快樂, 所以適度地給孩子空間, 也是對他自控能力的培養。

讓孩子快樂學琴的第五條: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 是最為重要的。

識譜是重中之重, 這個問題解決了, 再加上一些彈奏技巧就可以稱為演奏了。 很多父母經常問孩子:“記住老師講的內容沒有, 清不清楚?”事實上,

Advertisiment
當時孩子可能明白了, 但人的記憶力是需要不斷重複來加深的。 在學琴過程中, 作為陪練的父母應該教會孩子知道預習和複習的重要性。 學新課前, 簡單預習一下;學完新課後, 很快進行複習, 加深印象。 “陪練是為了不用陪”, 想要有這一天, 父母就必須要有好的方法和心態。

Tips:

給孩子物色老師的法則

對於家長來說, 給孩子選擇適合的音樂老師很重要。 不是考過鋼琴幾級的人, 或獲某某鋼琴比賽大獎的人, 都可以當幼兒音樂老師。

最好挑選專業學校畢業的、又懂得兒童心理的, 讓孩子樂意接受的老師。

好的老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實際水準安排進程, 會有生動的激勵方法, 把學琴的枯燥和趣味性結合起來。

家長陪練的法則

要保持好的心態,營造好的氛圍,讓陪練過程成為一個彼此溝通的過程。

尊重孩子,多表揚少批評,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要隨意批評孩子,任意讓孩子中斷曲子。最好在孩子彈完之後,用和緩的態度指出錯誤,請他修正。

對音樂不是很精通的家長來說,建議在家裡創造和諧、寬鬆、愉快的環境,讓孩子每天都在體驗,都在聽東西,都在學習。比如,一家人一起收聽、收看音樂節目,一起玩打樂器、打節奏的遊戲,都能讓全家充滿音樂氣氛。

家長陪練的法則

要保持好的心態,營造好的氛圍,讓陪練過程成為一個彼此溝通的過程。

尊重孩子,多表揚少批評,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要隨意批評孩子,任意讓孩子中斷曲子。最好在孩子彈完之後,用和緩的態度指出錯誤,請他修正。

對音樂不是很精通的家長來說,建議在家裡創造和諧、寬鬆、愉快的環境,讓孩子每天都在體驗,都在聽東西,都在學習。比如,一家人一起收聽、收看音樂節目,一起玩打樂器、打節奏的遊戲,都能讓全家充滿音樂氣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