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歲以後,
孩子們就喜歡看著父母做什麼事情,
自己就想做什麼。
但父母遇到這樣的情況,
一般都是制止孩子,
說什麼寶寶小,
不會做,
於是就把寶寶打發了。
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那麼遇到寶寶想做家務時,
應該怎麼辦呢?
1、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讓他依興趣和能力做自己想做、能做的工作。
孩子做的時候,
大人可以在一旁觀察、鼓勵,
或給予建議,
適時地加以協助。
如果他實在做得不理想,
也不要責備他。
可以在孩子離開現場後再略加收拾,
以免讓他難堪。
2、工作要有彈性,
以孩子當天的情緒及身體狀況而定。
Advertisiment
3、不要覺得孩子太小, 會越幫越忙, 太浪費時間, 而情願自己動手, 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 媽媽可以選一個時間充裕的時候, 和孩子一起慢慢做, 指導他、鼓勵他, 久而久之, 他就會成為好幫手的。
據瞭解, 在美國家長常教孩子們做些實用的家務活, 如幫助父母安裝或修理一些舊東西, 包括換掉水龍頭中用舊的墊子, 更換保險絲、安裝擋風窗戶、修補破損的樓梯, 在做這些工作時, 父母往往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給孩子們, 還可以與之在勞動中講一些所用到的物理學方面的基本原理;打掃衛生、整理花園或庭院、洗衣縫補等。
Advertisiment
而我們的家長除了十分在乎孩子們的文化學習外, 就是拼命為孩子們加強身體上的營養, 很少有家長想到教孩子們做點實用的家務活, 儘管我們不時抱怨現在的孩子們什麼都不會做, 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差, 但家長是否曾捫心自問過:這一切責任在誰呢?能怪孩子們嗎?我們給過他們機會嗎?教過他們什麼嗎?
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 所以即便有孩子上了大學以後, 什麼家務活也不會做, 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此呼籲:真正愛孩子的家長, 適當讓孩子們做點家務活吧。
通過本文的介紹, 相信媽媽再遇到孩子搶著幫忙的時候就不會再拒絕了。 我每次拖地的時候, 寶寶總是搶拖把, 我讓他拖一會, 然後說寶寶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