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在“支架”中成長

走在發展的前面, 在“鷹架”孩子走向“最近發展區”的一日活動中, 我們應讓孩子成為自主經驗建構的小主人, 本文結合晨間談話環節就師幼互動的細節展開探討, 立足“變教師的環節表為幼兒的流程圖, 變老師的機械點名為集體的互動經歷, 變老師的乏味說教為動態的感官體驗”三個角度論述了具體的嘗試與實踐, 真正體現和融合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理念。

關鍵字:支架 晨談活動 師幼互動

晨間談話, 就是利用幼兒晨間活動後的一段時間開展的集體或個別的談話活動, 是幼稚園一日活動中的一個過渡性環節。

Advertisiment
研究表明, 良好的晨談是教師瞭解和教育幼兒的重要途徑, 能使幼兒一天的生活有個良好的開端。 晨談是提高幼稚園一日活動品質的關鍵。 如何開展好晨談活動呢?結合《指南》實施中需要“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等要求, 在實踐中, 我們覺得, 有效的晨談應該可以巧設身邊的“支架”, 讓孩子每天經歷成長。

一、變教師的環節表為幼兒的流程圖

幼稚園有一日作息時間, 有一日活動流程。 一天裡我們需要幹什麼, 老師們都能科學地預設、精心地組織與安排, 計畫表上可謂一目了然。 而很多的情況下, 孩子似乎置之度外, 他們似乎對即將要做的事情沒有預知, 沒有欣喜, 更沒有期盼;對一天大致時間的分配似乎沒有什麼主動權,

Advertisiment
似乎只能從每天的規律生活中摸索一點大致的環節要素。 我們往往都說孩子是主人, 那一日活動流程就應該從孩子角度出發, 用孩子們喜歡的圖文方式, 在晨間談話的時候給予孩子一個方向的指引。 如老師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圖譜的方式按活動流程順序將今天的活動內容排列下來, 晨間談話時給孩子呈現出來, 這樣一個可視的形象支架, 能讓孩子知道今天我們可以幹什麼, 有哪些有趣的活動, 給孩子一個計畫的提醒, 教師還可用箭頭隨時提示孩子現在進行到哪一項具體活動, 給孩子一個時間節點的參照。 晨談中堅持這樣做, 能培養孩子科學計畫安排的良好品質。

二、變老師的機械點名為集體的互動經歷

晨談點名是很重要的環節。

Advertisiment
通常教師會挨個喊每個孩子的名字, 幼兒或舉手示意或響亮地應答“到”, 這樣的機械點名以至於很多時候, 孩子們心無旁騖, 信口應答。 有的能隨機應變的教師通常還會與孩子交流兩句, 或讓孩子說說自己想說的話, 這要稍微增色一些。 其實, 教師完全可以在活動室佈置“早安角”這樣一個無聲有形的“可視”支架, 給每個孩子呈現自己的照片或自畫像, 運用標記標注每個孩子的出勤情況, 同時旁邊標注統計情況, 滲透給孩子數的概念, 並可讓孩子瞭解缺勤孩子的情況, 萌發孩子互相關心的情感。 點名後的問候, 不僅每個老師和孩子見面問候, 孩子們之間也應問候一聲“小朋友們大家早”,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感受集體、相互的溫暖。 這樣形象化的、平等尊重每個個體的互動經歷能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積澱。

三、變老師的乏味說教為動態的感官體驗

晨談中我們一般都會讓孩子看看今天的天氣, 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等等, 如果一味地乏味說教, 估計孩子大多體驗不深。 我們可以嘗試在班上提供超大的月曆表這樣一個無聲有形支架, 讓孩子知道每天的日期、星期幾, 還可以在每天的日期檔裡記錄天氣、標注發生的事情, 期待未來盼望的日子啥時到來等, 孩子們在月曆表中可以一清二楚地對時間的發展有粗淺的認識。 教師還可以組織孩子結合月曆表, 統計一下晴雨陰天的情況;瞭解昨天、今天、明天等感官經驗;在一些特別的節日裡,

Advertisiment
如兒童節、三八婦女節、生日等, 教師可以隨機利用簡筆劃進行標注, 給予孩子行為、禮儀的薰陶和師幼、同伴的分享……小小的月曆表給孩子呈現精彩的世界, 更是動態的感知體驗。

晨談中可能還會對近期班上頻頻出現的現象進行分享討論, 對當前周圍發生的事情進行交流溝通等, 教師都應該變乏味的枯燥說教為幼兒借助“支架”基礎上的主動參與。

晨間談話猶如一日活動之“咽喉”, 雖然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但卻有著綱舉目張的作用。 智慧的老師一定能靈活把握, 前後融會貫通浸潤孩子的心靈;一定能巧設更多無聲有形的“支架”, 給孩子有效的支撐, 讓孩子有計劃、有主見、有期盼地參與每天的每個活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