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發展的前面, 在“鷹架”孩子走向“最近發展區”的一日活動中, 我們應讓孩子成為自主經驗建構的小主人, 本文結合晨間談話環節就師幼互動的細節展開探討, 立足“變教師的環節表為幼兒的流程圖, 變老師的機械點名為集體的互動經歷, 變老師的乏味說教為動態的感官體驗”三個角度論述了具體的嘗試與實踐, 真正體現和融合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理念。
關鍵字:支架 晨談活動 師幼互動
晨間談話, 就是利用幼兒晨間活動後的一段時間開展的集體或個別的談話活動, 是幼稚園一日活動中的一個過渡性環節。
Advertisiment
幼稚園有一日作息時間, 有一日活動流程。 一天裡我們需要幹什麼, 老師們都能科學地預設、精心地組織與安排, 計畫表上可謂一目了然。 而很多的情況下, 孩子似乎置之度外, 他們似乎對即將要做的事情沒有預知, 沒有欣喜, 更沒有期盼;對一天大致時間的分配似乎沒有什麼主動權,
Advertisiment
晨談點名是很重要的環節。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晨談中我們一般都會讓孩子看看今天的天氣, 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等等, 如果一味地乏味說教, 估計孩子大多體驗不深。 我們可以嘗試在班上提供超大的月曆表這樣一個無聲有形支架, 讓孩子知道每天的日期、星期幾, 還可以在每天的日期檔裡記錄天氣、標注發生的事情, 期待未來盼望的日子啥時到來等, 孩子們在月曆表中可以一清二楚地對時間的發展有粗淺的認識。 教師還可以組織孩子結合月曆表, 統計一下晴雨陰天的情況;瞭解昨天、今天、明天等感官經驗;在一些特別的節日裡,
Advertisiment
晨談中可能還會對近期班上頻頻出現的現象進行分享討論, 對當前周圍發生的事情進行交流溝通等, 教師都應該變乏味的枯燥說教為幼兒借助“支架”基礎上的主動參與。
晨間談話猶如一日活動之“咽喉”, 雖然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但卻有著綱舉目張的作用。 智慧的老師一定能靈活把握, 前後融會貫通浸潤孩子的心靈;一定能巧設更多無聲有形的“支架”, 給孩子有效的支撐, 讓孩子有計劃、有主見、有期盼地參與每天的每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