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在遊戲與活動中學習

遊戲是寶寶整天都在玩的一種快樂、自發、活潑、豐富多彩和富有創造性的活動, 與此同時還是寶寶學習的一條直接途徑, 是寶寶通過自己的勞動去獲得經驗的最好學習方法。 也就是說, 寶寶的遊戲不僅是為了樂趣, 而且還是發展認知和情感能力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 遊戲是培養寶寶認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寶寶在遊戲中不僅訓練了觀察和聯想的自然習性, 而且能夠理解詞彙、物體和事件的意義。

幼兒期遊戲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1)運動遊戲:顧名思義:如跑、跳、舞蹈等。 一般在戶外進行,

Advertisiment
選擇一個晴朗的天氣, 在戶外找一個陽光照射的地方和寶寶一起跳到下午。 寶寶可以在陽光下看到自己的影子隨著不同動作發生著變化。 寶寶可以通過這種觀察和學習, 瞭解手臂、雙腿、臀部的動作與影子變化的因果關係, 培養身體的自我意識, 訓練大動作和精細動作技能。

(2)實物遊戲:對實物的跳動、擺弄、敲打等。 家長可以拿幾塊彩色積木和幾個乒乓球, 再準備一個小紙箱。 家長和寶寶對坐在小紙箱兩邊, 家長可以先拿一塊紅色的積木放進紙箱裡, 一邊放, 一邊說, “這是紅色的”, 然後再拿起一個乒乓球扔進紙箱中, 球碰到箱底又跳了起來, 與此同時告訴寶寶“球跳起來了”。 讓寶寶學著家長的樣子, 拿一塊紅色積木放進紙箱,

Advertisiment
告訴寶寶是“紅色的”, 如果正好兩塊積木碰到一起發出撞擊聲, 告訴寶寶“哈, 打著了”, 和寶寶一起鼓掌, 再讓寶寶拿一個乒乓球扔進紙箱, 球跳起來, 告訴寶寶:“球跳起來啦!”在扔積木及乒乓球時讓寶寶感覺一下積木的形狀、顏色和硬度, 也感覺一下乒乓球的形狀及彈跳性, 寶寶可以通過這種擺弄物體的練習, 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手的精細動作技能, 訓練手在觸覺方面對形狀、硬度的感知能力, 加強對顏色的記憶, 還可以提高語言能力。

(3)交際遊戲:教育寶寶瞭解自己和他人。 雖然1歲半~2歲的寶寶與同伴才剛剛開始交流, 但是讓寶寶在一起玩是很有好處的。 寶寶們可以通過觀察其他寶寶怎麼玩沙子、玩滑梯、搭積木的場面,

Advertisiment
這樣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而且也可參與到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搭積木等活動, 學習些遊戲規則, 寶寶們會通過遊戲學習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好品德。

(4)想像遊戲:把物件或行為相應作幻想物件——這是人類獨有一種遊戲。 例如找小熊的遊戲, 家長把玩具“小熊打鼓”上好發條, 小熊一邊打鼓一邊走, 然後家長把玩具藏了起來, 問寶寶“小熊到哪兒打鼓去了?”怎麼不見了。 然後叫寶寶把玩具找出來。 如果找到了, 家長要給予表揚。 這種遊戲可以起到訓練記憶力, 激發想像力的作用。 隨著寶寶想像力的不斷發展, 寶寶會在玩玩具和遊戲時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