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報個什麼培訓班好?

孩子長大了, 家長發愁了, 因為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才開始琢磨要不要給報個什麼培訓班?培養個什麼才藝呢?

經常發愁孩子學什麼的家長大致有以下5類:

第一類:

真的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 也沒去閱讀育兒專家的著作, 有一天突然發現“別人家的孩子”懂得很多事, 慌張了, 趕緊來問。  

第二類:

原來按照自己的節奏陪伴孩子成長, 突然被一些早教機構的行銷廣告襲擊, 加上“別人家”都在津津樂道自己的孩子上了哪個早教那個興趣班了, 頓時失去方寸, 只好來請教。  

第三類:

一心一意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Advertisiment
花了大把錢大把時間和精力帶著孩子奔波于各種各樣興趣班特長班, 但孩子總是不想學習, 於是想到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問一問。  

第四類:

每天微博上一些達人、名師、大V的“心靈雞湯”, 說孩子幾歲是什麼的敏感期, 必須學習什麼, 讀著很受用, 但後來仔細一想, 自己的孩子好像沒有那個敏感, 也沒讓他學那個, 於是驚慌失措, 怎麼辦? 

第五類:

孩子在幼稚園過得很快樂, 自己本來很滿意, 突然聽到別人談起孩子上了小學後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 再聽到別的幼稚園有教這個那個, 但孩子的幼稚園沒教, 就著急了。  

怎麼解除家長的憂慮?

孩子在進入幼稚園時, 幼稚園園長、老師, 應該在家長會上好好說一說, 讓家長知道如何配合幼稚園,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學什麼?但多數幼稚園都沒這麼做, 這就難怪家長不理解、不知該有哪些作為。  

跟著幼稚園教育的“5大領域”走

國家對於幼稚園教育, 有個《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 對幼稚園的教育方法、教學內容, 做出了明確的指示。  

教育方法強調:

①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②豐富幼兒的生活, 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 説明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③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 尊重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 以遊戲為基本活動, 引導他們在與環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  

④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揮潛能的機會, 促使他們在已有水準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這4點, 其實也是給予家長的指導,

Advertisiment
本來應該有一本較為詳細、具體、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手冊發給家長, 但至今還沒做到。  

教學內容則詳細規定了“5大領域”, 以及實施教育的方式方法。 家長配合幼稚園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引導孩子延伸與深化學習, 方式方法自然和幼稚園不同, 我說的跟著走, 是指從5大領域來發展孩子的能力, 但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家庭環境的不同來設計自己的親子活動: 

①健康:

增強幼兒的體質, 培養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這是目標,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注重孩子的飲食營養、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證充足的睡眠及每天都有適當的運動量。 這些都是“做”, 不是“教”。  

②科學: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Advertisiment
發展認識能力。 擴大認知範圍、培養探索興趣、在遊戲與活動中發展孩子的學習能力, 數學、科普, 都有許多遊戲可以讓孩子“玩起來”, 在動手的體驗中進行學習。  

必須記住你是家長、不是教師, 不能擺出“我教你學”的姿態, 而是陪伴、引導、示範、鼓勵、支援, 可以通過多種方式, 繪本共讀、畫畫、做手工、玩遊戲、科普實驗、自然界的觀察與探索, 重要的是過程, 過程好, 學習能力獲得發展, 自然可以看到學習成績。  

③社會:

增強自信, 培養幼兒樂群、友好的態度和行為。 3歲開始, 就要提供孩子接觸各種人物並參與適當的社會活動。 有三點必須做到的: 

⑴鼓勵孩子和自己的好朋友一同玩, 至少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好朋友, 然後增加到3個。  

⑵讓孩子參與並學習購物,

Advertisiment
在購物時學習怎樣和有關人員交談, 並學會管理和用錢。  

⑶經常帶著孩子參與適合的社會活動, 例如拜訪親戚朋友、參與社區主辦的活動, 學習怎麼待人接物。  

④語言:

提高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發展語言能力。  

首先是發展說話能力, 在遊戲與活動中擴展詞彙量, 能夠把話說得越來越流利, 詞彙用得越來越豐富、越準確。  

一方面要在對話中給孩子更多表達的機會, 一方面加強念兒歌、讀繪本、講故事的練習。  

在4歲開始, 要通過閱讀逐漸提高孩子的認字與理解力、表達力。  

5歲開始學習運筆寫字。  

⑤藝術:

豐富幼兒的情感, 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並不是讓孩子去上舞蹈班或美術班那麼簡單, 要注重的是更基本的美感教育, 能夠喜歡並欣賞物品、動作、語言的美,喜歡美好的事物,對畫畫、唱歌、舞蹈、打擊樂器有一定的理解和興趣,喜歡看畫,能夠說出自己畫的是什麼,會有一些自己喜歡唱的歌。 

家長們擔憂幼小銜接的問題可以理解,現在一些小學忽視教育的循序漸進原則,有些本來應該在小學一、二年級教的功課,例如寫字、中文拼音,一些老師認為孩子已經會了,就不教,教育局的監管不到位的話,孩子就可能跟不上小學的教學進度。 

因此,在6歲開始,家長就要指導孩子在認字、寫字和學習中文拼音上下點功夫,如果自己沒時間,那就只能依賴上適合的“預備班”或“學前班”了。 

能夠喜歡並欣賞物品、動作、語言的美,喜歡美好的事物,對畫畫、唱歌、舞蹈、打擊樂器有一定的理解和興趣,喜歡看畫,能夠說出自己畫的是什麼,會有一些自己喜歡唱的歌。 

家長們擔憂幼小銜接的問題可以理解,現在一些小學忽視教育的循序漸進原則,有些本來應該在小學一、二年級教的功課,例如寫字、中文拼音,一些老師認為孩子已經會了,就不教,教育局的監管不到位的話,孩子就可能跟不上小學的教學進度。 

因此,在6歲開始,家長就要指導孩子在認字、寫字和學習中文拼音上下點功夫,如果自己沒時間,那就只能依賴上適合的“預備班”或“學前班”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