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多點“韌性”少點“任性”

雖然“任性”和“韌性”只有一字之差, 可是培養出來的孩子其命運可能就會有天壤之別。

教育學專家認為,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 獨立性增強了, 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百依百順了, 他們總想脫離家長, 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 有時對家長的限制表示反抗, 這是正常的。 家長要適應孩子的發展變化, 給他們一點自己支配自己的權利, 允許一定的“任性度”, 這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如果家長無視孩子的具體情況, 要求孩子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要絕對服從家長的支配, 那麼孩子“任性”沒有了, 可“韌性”也沒有,

Advertisiment
這樣要求的結果只能扼殺孩子的個性, 使孩子成為一個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的人。 我們應該分清“任性”和“韌性”的界限。 “韌性”是堅信自己的做法正確, 無論有多麼大的困難, 也要堅持下去的一種頑強精神的表現。 意志堅強, 是良好的品質, 家長應該予以支持, 而“任性”則不同, 它不分是非, 固執己見, 不願受任何約束, 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 又不聽勸告的一種表現。

針對“任性”的孩子, 專家建議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預防法:孩子的任性發作一般都是有規律的, 當可能誘發孩子任性的條件臨近時, 要事先預測好, 做好預防工作。 可以事先約法三章, 提出要求。

嚴格法:孩子任性往往是抓到了家長的弱點。 家長怕孩子哭,

Advertisiment
孩子就越哭;家長怕孩子滿地打滾, 孩子就越滿地打滾。 家長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不管他怎麼哭, 怎麼鬧, 決不能有任何遷就的表示, 態度要堅決, 而且要堅持到底。

知識法:孩子有時任性是因為知識少, 認死理, 往往把錯誤的行為認為是正確的行為, 固執己見。 孩子還不能分清堅強與固執, 謙讓與軟弱, 勇敢與蠻幹的界限。 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擴展視野, 增長見識, 孩子知識多了, 就會改變自己過去的一些錯誤的做法。

交往法:現在獨生子女多了, 在家裡受到溺愛, 又缺少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 容易養成孤僻、執拗的性格。 形成了這種性格, 在外面和小朋友相處很困難, 一不順心, 回家就要耍脾氣。 因此, 家長要為孩子創造條件,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交往, 平等相處。
王永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