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學會交友

5歲的小丹是個性格溫順內向的孩子, 可在幼稚園裡卻總是交不到朋友, 爸爸媽媽為此傷透了腦筋。 他們不知道, 其實造成小丹性格孤僻的原因, 正是因為他們忽視了對孩子進行早期社交能力的培養。 原來, 在小丹一兩歲的時候, 媽媽因為嫌外面空氣污染嚴重, 很少抱孩子出門玩。 再往後抱著小丹出門的時候, 媽媽也不太願意讓別人碰孩子, 一怕孩子沾染上細菌, 二怕孩子以後沒有警惕性, 被陌生人拐跑。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小丹見到陌生人常嚇得哇哇大哭。 小丹3歲時, 家裡請了個小保姆帶她。

Advertisiment
保姆人很老實, 不太愛說話。 爸爸媽媽平時工作也挺忙, 很少和孩子一起, 家裡更是很少有外人來做客。 慢慢的, 小丹就學會了自己呆在家裡玩, 很少出去了。 上了幼稚園後, 小丹對周圍的環境極不適應, 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發呆, 不愛參加集體遊戲, 而小朋友們也覺得她是個“怪人”, 不願與她親近。 對孩子而言, 交朋友是件令人激動的事。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講, 交朋友也是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 許多研究顯示, 若幼兒時期缺乏友伴或者被同伴拒絕, 不僅會造成情緒上的傷害, 出現害羞、恐懼、自卑等不良心理症狀, 也會影響孩子日後性格的發展。 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和爸爸媽媽的教養方式有很大關係。 有的父母認為社交能力差的孩子進了幼稚園之後就會好起來。
Advertisiment
但實際上, 幼稚園裡也是“適者生存”, 孩子們的喜好皆形於色, 又不會體諒其他人的感受, 所以社交能力差的孩子往往交不到好朋友, 心裡會產生無能感, 逐漸變得自卑, 或富有攻擊性。 總的來說,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在和同伴、其他成人的交往中逐漸得到鍛煉發展的。 父母要多創造這類環境, 一步步指導孩子和別人交往。 不妨嘗試如下的做法: ● 請同事、鄰居家的小朋友來玩, 家長在旁邊加以指導, 教給他一些常用的社交策略, 如請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和小朋友做遊戲, 學會說“謝謝”、“對不起”等。 ● 多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 鼓勵、指導孩子和其他陌生的小朋友、叔叔阿姨主動問好,
Advertisiment
不要怕生羞怯。 ● 父母接送孩子的時候, 儘量讓孩子和班上住得比較近的小朋友一起走, 一起上幼稚園, 一起回家。 ● 每天去幼稚園之前,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回家之後, 詢問孩子有沒有進展。 剛開始的時候, 可以幫孩子出點主意。 孩子每交到一個新朋友, 家長也要表示由衷的高興。 ● 孩子請小朋友到家裡玩, 家長一定要表示歡迎, 不要怕孩子們鬧翻天。 總之, 父母要通過言傳身教, 對孩子不斷薰陶與滲透, 幫助他尋找小朋友, 結識小夥伴, 使之心理健康發展。
【特別提醒】 如果兒童對幾乎所有的活動和娛樂都失去興趣, 或沒有愉悅感, 情緒低落、憂愁, 同時伴有軀體症狀, 如動作減少、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礙等, 那麼兒童極有可能是患了抑鬱症或自閉症,
Advertisiment
家長要儘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請專家加以診斷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