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學會共用遊戲的快樂

讓寶寶學會與他人一起分享遊戲的快樂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階段。

這一天, 21個月的熙熙和往常一樣在早教中心的蛋蛋椅上和媽媽玩“躲貓貓”, 熙熙把蛋蛋椅上的帳篷拉上拉下, 可開心啦!就在這時, 16個月的小蛤蜊看見了, 踉踉蹌蹌地走過來, 小手不停地揮動著, 好像在說“我也要玩”, 媽媽拉住小蛤蜊輕聲說:“我們等姐姐玩好了再玩好嗎?”而正在陪女兒玩的熙熙媽媽邊把熙熙從椅子里拉出來邊說:“我們讓給妹妹玩吧!”

.

其實兩個寶寶都不希望給對方玩, 小臉拉長了, 小嘴撅了起來。 就在這時, 小蛤蜊趁大家不注意,

Advertisiment
咕嚕一下鑽進了椅子裡, 站在旁邊的熙熙呆滯了3秒鐘, 走上前去用力地將帳篷拉下來, 目不轉睛地盯著蛋蛋椅, 氣氛似乎在那一瞬間有些緊張。 結果, 熙熙蹲下身子偷偷往縫隙裡瞧一瞧, 好像在學著媽媽和自己玩耍時的樣子。 當熙熙把帳篷拉上去的時候, 小蛤蜊坐在椅子裡開心地笑出了聲。

兩個寶寶就這樣一來一回玩了3次, 之後小蛤蜊乾脆自己從椅子裡面拉下帳篷, 此時小蛤蜊的媽媽在旁邊問椅子前面的熙熙:“妹妹在哪裡?”熙熙則從外面將帳篷拉上去找妹妹, 小蛤蜊的媽媽接著說:“妹妹在這裡。 ”小傢伙們玩得不亦樂乎。

在這個蛋蛋椅故事中, 孩子們經歷了這樣的情緒變化:

熙熙:

1.剛開始和媽媽一起做遊戲時,

Advertisiment
心情感到愉快。

2.當有妹妹加入時, 有些抗拒和不高興。

3.願意主動和妹妹一起做遊戲, 在遊戲過程中找到了樂趣而感到快樂。

小蛤蜊:

1.看到姐姐做遊戲, 好奇心增強了。

2.趁大家不注意時坐入蛋蛋椅, 試探姐姐的反應。

3.最終和姐姐一起做遊戲感受快樂, 內心得到滿足。

聽聽老師怎麼說:家長別急著“站出來”, 給寶寶反應的時間和空間

早教中心的寶寶大多在1~2歲之間, 因為玩具發生爭搶是常事, 爭搶的過程中寶寶會感受到不快樂的情緒。

同時, 在集體環境中寶寶也會很容易將別人的情緒遷移到自己的身上。 當寶寶看到別人高興時, 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哈哈大笑起來;當看到別人傷心的時候也會跟著一起流眼淚。 所以,

Advertisiment
寶寶的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 如何幫助寶寶在這種小事情中從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快樂的情緒呢?蛋蛋椅的故事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1.放開寶寶的手, 提高寶寶管理自我情緒的能力。

給孩子空間, 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和控制自我的情緒。 當妹妹蛤蜊坐進椅子後, 熙熙的媽媽並沒有阻止;而當熙熙用力拉下帳篷時, 蛤蜊的媽媽也沒有責怪她, 這為後來“劇情”發生戲劇性的轉變留下了空間。 兩個寶寶在沒有媽媽約束的情況下, 妹妹的快樂帶動了姐姐, 姐姐的高興影響著妹妹, 兩個人玩比一個人玩還要快樂。

2.增加遊戲情節, 激發寶寶樂意遊戲的快樂情緒。

蛤蜊媽媽和熙熙媽媽及時配上解說詞“妹妹在哪裡”, “妹妹在這裡”,

Advertisiment
以一種遊戲的口吻鼓勵兩個寶寶一起做遊戲, 這時寶寶們的消極情緒隨著媽媽的話語慢慢減弱, 逐漸沉浸在遊戲的快樂中。

當寶寶在早教中心或其他的公共場所和同伴有爭議的時候, 爸爸媽媽更應該關注寶寶的情緒, 而不是過於緊張和計較, “明明是我們寶寶先來的”, “我們今天吃虧了” , “我不能讓寶寶受欺負”等問題。 當爸爸媽媽的狀態是鬆弛而平靜時, 自然也能帶給寶寶積極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