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改變, 讓孩子學會正確的歸因方式
所有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都會面對種種挑戰, 也會經歷各種失敗。 但是, 每個孩子在面對失敗時的態度都不盡相同。 為什麼孩子的反應會有所不同呢?
這是因為, 孩子會把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 全部歸因為自己的行為和表現。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以兒童為研究物件, 進行了“歸因訓練”(attribution retraining)的實驗。
實驗將孩子分為兩組, 然後給他們幾道比較難解的數學題。
一組(A組), 在每解答出一道題後, 都可以拿到一張能夠換取商品的交換券,
Advertisiment
這樣的解題過程反復進行了25次, 德韋克對孩子的態度進行了觀察。 結果顯示, 在遭遇失敗時靠“努力”來查找原因的B組, 已經可以解出第一次解答不出的數學題。
解答出來便可以拿到交換券的A組, 遇到解不開的題不去思考解決方法。 在學習中, 態度則變為不思進取, 遇到難題不會考慮繼續嘗試, 而是馬上放棄。
像這樣將孩子的行為結果都歸因為努力的結果, 那麼解決曾經導致自己失敗的問題時, 會比面對新的問題更有挑戰性。
個人的成功歸功於高超的能力, 失敗了歸因為努力不夠的兒童,
Advertisiment
有掌握取向的兒童在遇到新問題的時候, 會思考解決的方法或者擬訂戰略, 也就是有“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
相反的, 如果問題成功解決了或是順利完成了, 會歸因為運氣好, 或是慶倖遇到的問題都比較簡單。 把失敗的結果, 歸因為自身能力問題的兒童, 被稱為有“習得性無助取向”(learned-helplessness orientation)的兒童。
這種已然成為習慣的有習得性無助取向的兒童, 在面對新問題時, 會先預想自己的能力, 或者感到緊張而選擇回避, 也就是所謂有“操作性目標”(performance goal)的兒童。
那麼, 這種兒童的歸因方式與動機是怎麼形成的呢?
於是, 德韋克又進行了另一個實驗。 結果發現, 這些兒童的歸因方式和動機與他們的父母、老師的行為有著緊密的聯繫。
Advertisiment
德韋克選擇了幾位小學五年級、彼此間沒有任何關係的孩子。 對其中的一組孩子, 在他們成功的時候, 給予類似“你真聰明”的誇獎, 失敗的時候告訴他們是因為他們“能力有限”。 而對另外一組孩子, 成功的時候, 誇獎他們是“能找到有效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的努力型孩子”, 失敗的時候則告訴他們是因為他們“努力得還不夠”。
被強調“能力不夠”的孩子, 歸因方式會習慣性地表現為無助感型, 遇到新的問題會感到緊張, 也容易輕言放棄。 與此相反的是, 被強調“努力不夠”的孩子, 歸因方式則表現為熟練指向型, 會自發地暗示自己說:“只要再努力一些就能解決了。 ”
像這樣, 分別在孩子心中形成兩種歸因方式, 才花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
Advertisiment
請切記, 孩子的思考方式與大人的說話方式和所說內容有著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