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學會獨立 用內在支持孩子成長

孩子剛出生時, 你霈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每一次哭聲, 滿足他的每一個需要。 這使父母對孩子的理解力越來越高, 也培養了父母對孩子悉心關注的習慣。 然而, 孩子要長大了, 要入幼稚園了, 怎祥才能讓孩子容易通應新環境呢?這時, 你要逐漸地收回你的關注。

在不少家庭, 上幼稚園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件心事。 孩子往往大哭不止:“哇一我聽話!我不去幼稚園!”有些孩子想盡辦法跟父母磨, 甚至拒絕吃飯。 每天早上, 家長為了送孩子上幼稚園, 往往連哄帶嚇, 費盡口舌。

那麼, 孩子為什麼不願上幼稚園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Advertisiment
首先, 孩子對幼稚園的環境感到陌生:上廁所蹲坑、自己睡小床、二三十個陌生的孩子一起放聲大哭、幾個陌生的老師讓他們幹這幹那……其次, 幼稚園的生活節奏和規律也與家裡不同, 吃飯、睡覺、戶外活動和遊戲都不能隨心所欲。

在眾多的原因之中, 最關鍵的原因恐怕是, 過去在家裡他們受到家人的悉心關照, 然而, 在剛去幼稚園種種不適應的情況下, 孩子受關注的程度卻驟然讓孩子說出自己的需要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 你終於掌握了孩子冷暖、饑飽的規律, 懂得了孩子需要什麼的種種表示。 然而就在你覺得一切都變得“敏銳”的時候, 你卻要漸漸變得“遲鈍”一些。 你要努力地教會孩子, 冷了熱了渴了餓了,

Advertisiment
要主動跟大人說;想要什麼東西, 想要什麼幫助, 也主動告訴大人, 而不要讓大人去觀察和猜測。 這些,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有點難。 因為成人對自己的“自然反應”需要加以控制, 而孩子也往往不是單靠講道理就能會做的, 這時需要你“懂裝不懂”, 把你已經習慣了的快速反應放慢半拍。

讓孩子學會自己玩

我們都知道親子遊戲在嬰幼兒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關係到孩子的情緒、認知、甚至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但我們也不能忘了, 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 讓孩子學會自娛。 如果孩子能夠自己玩得高興, 或與別的小夥伴玩得高興, 他就不會過於依賴成人的關注。 因此, 父母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些獨自玩耍的機會。

Advertisiment

比如, 做飯的時候, 父母可以都到廚房去幹活, 而對孩子說:“爸爸媽媽要做飯, 特別忙。 依依去陪小白免玩, 給她講講書, 講完哄她睡覺。 等她睡著了, 爸爸媽媽就把飯做好了。 ”或讓孩子自己畫畫, 看書, 幹他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孩子要求父母陪伴, 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正在切菜呢, 等媽媽切完就去。 ”幾次下來, 孩子就會漸漸習慣。 孩子自己玩的時候, 要確保周圍環境的安全, 並抽空來看看他們, 對他們自己玩出的花樣給予誇獎和鼓勵:“壯壯自己折的飛船真好看!”

讓孩子獨自到鄰居家做客

也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獨自到鄰居家做客, 或請他的小夥伴到家裡來玩。 把孩子送到鄰居家的時候, 要事先跟孩子講好, 爸爸媽媽有點事要出去,

Advertisiment
一會兒會來接他回家。 剛開始時間一定要短, 別讓孩子久等, 並要對孩子的合作行為給予熱情的鼓勵:“壯壯在小妞妞家玩得真好。 咱們下次請小妲姐到家裡來玩吧。 ”“兩個小朋友釣了這麼多魚呀!”串門不僅可以讓孩子和小夥伴一起玩, 還能在一種較寬鬆的氣氛中讓孩子適應讓別人來管理, 瞭解一些和自己家不一樣的生活習慣, 並且學會在爸爸媽媽來接他之前必須等待。 延伸閱讀: 最“健康”的十種球類遊戲 請你跟我做遊戲:5-6歲 讓寶寶更聰明的手指遊戲 讓你的孩子玩玩紙遊戲 與13-15個月的寶寶做遊戲 上一頁123下一頁

分享到: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準備送孩子上幼稚園, 首先要著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穿衣、吃飯、上廁所都不需要大人操心, 到幼稚園後對老師的依賴性就小, 就不那麼容易感到失落, 也更容易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另外, 要提前按照幼稚園的情況調整孩子的生活。 比如自己睡小床, 習慣喝白開水等。

還需要提到的是, 如果家長自己心情沉重、憂慮, 談論之間流露出對幼稚園的種種擔憂, 敏感的孩子也將把幼稚園看做一個不快樂的地方, 這對他適應幼稚園的生活將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如果家長對這件事感到嚮往和喜悅, 這種心情將感染孩子, 使他感到上幼稚園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

上幼稚園是孩子走進真實社會的第一步。 在那裡, 他們要開始脫離父母溫暖的目光。 在孩子走出這一步之前, 如果父母有意識地“減少點”對他們的關注,他們將更容易適應未來生活的變化,走得更快、更好。當然,這裡講的“收回”或“減少”,並不是說我們今後將不關注孩子了,而是要減少那些表面的、外顯的關注行為,而轉向增加對孩子的內心世界的關注,這種內在的將有力地支持著孩子的成長。 如果父母有意識地“減少點”對他們的關注,他們將更容易適應未來生活的變化,走得更快、更好。當然,這裡講的“收回”或“減少”,並不是說我們今後將不關注孩子了,而是要減少那些表面的、外顯的關注行為,而轉向增加對孩子的內心世界的關注,這種內在的將有力地支持著孩子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