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學會等待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曾進行一項長期跟蹤實驗, 結果發現, 那些當初能夠推遲獲得滿足者, 長大後不僅學業表現比較好, 且較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與調適生活壓力, 事業往往也較發達。

要訓練孩子的耐性, 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1.不要在孩子有求于你時, 馬上就伸出援手。 若非緊急事件, 可藉口有事耽擱, 請其稍候片刻, 讓其體會等待的感覺。

2.具體告知要等到何時, 或大約要花多少時間。 如可以跟他說:“等我把碗洗好”、“晚餐弄好就過去”等, 或者設定鬧鐘, 囑咐鈴響時才有空幫忙。

3.當孩子等待時,

Advertisiment
給予轉移注意的作業。 若孩子在四歲以下, 可請其數數、唱兒歌或玩玩具;若年紀更大, 鼓勵自己找點事做。

4.斟酌提供獎勵, 肯定等待的表現。 例如, 孩子願意配合等待, 事後給予讚美或糖果、玩具、延長遊戲時間等回饋, 強化繼續如此的動機。

5.陪伴從事需要耐心的事務。 例如培育花草、製作蛋糕或釣魚等, 在實際操作中, 幫助孩子理解許多事要有成果需花費時間, 無法馬上得到。

6.多念故事給孩子聽。 可選擇連續性且分章節的童書, 每次只念一個段落, 讓孩子對於後續的發展有所期待。

7.幫孩子擬定作息表。 生活中, 儘量規劃好其看電視、吃點心、外出遊玩等活動的時段, 時間到了才能進行下一個項目, 幫助孩子學習等待。

8.灌輸輪流的觀念。

Advertisiment
例如可帶孩子到公園遊樂場和其他人一同玩溜滑梯、蕩秋千、搖搖馬等, 讓其知道什麼叫“輪流玩”, 進而懂得分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