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一些家長說,
在日常生活中,
當父母有困難或身體不舒服時,
孩子很少能主動地表示關心,
甚至有一些孩子明明知道父母特別忙或不舒服,
還纏著讓講故事或帶自己出去玩,
很少能體諒父母和為父母著想。
對他人缺乏關心、同情的現象十分普遍。
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廣博的知識和聰明的智慧,
更要有良好的人格、個性品質和社會適應性。
其中,
對人善良、關愛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
一個人是否具有愛心、同情心,
是否對人善良,
直接決定其對人、事、物的態度和行為,
Advertisiment
進而決定其在共他各方面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發展。
特別是在即將邁入21世紀的今天,
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與同情,
以形成團結合作的群體,
共同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
也只有這樣,
個體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其自強自立也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休現。
正因為此,
世界各國不斷呼吁,
不僅要教孩子學會生活,
學會學習,
更強調要教孩子
學會關心,
重視培養關愛、同情、友善等良好品質,
并將之看作是未來社會和每個個體得以發展的關鍵和希望所在。
家長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關愛、友善等品質的教育。
家長在給予愛的同進度,
引導孩子對愛自己的人產生感激之情和回報之心,
Advertisiment
并學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關心別人。
如,
知道爸爸媽媽既要工作,
又要照顧自己很累,
能體諒、關心父母,
給他們倒杯水、愈雙拖鞋或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
不讓爸爸媽媽操心;看到父母不舒服或累時,
不給他們添麻煩,
不打攪父母等;看到小朋友或其他人有困難,
能主動地詢問、想辦法幫助,
表示關心等。
同時,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
在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對人友善的同時,
要注意引導其感受行為的積極結果。
有一些孩子很有愛心,
對人很友善,
心中有他人,
有好吃的先想到別人,
有好玩的先讓給別人,
看到別人有困難了總能主動地去關心......,
可是每一次的友善和關心,
得到的卻是消極的結果,
Advertisiment
如自己總也玩不上喜歡的玩具等。
時間久了,
不和這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會有一種“好心沒好報”或“吃虧”、“窩囊”的感覺,
以后就不再愿意這樣做了。
這時,
需要成人,
包括家長和教師有意識的引導,
積極肯定孩子的友善、關愛等行為,
并在同伴面前給予及時的表揚,
讓孩子知道這樣做父母、老師、同伴都很喜歡,
使其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同時,
也不妨獎勵獎勵孩子,
如因為孩子特別會關心人,
下次再有好玩的就讓他先瑋或滿足其一個愿望等。
這樣,
孩子體驗到積極的行為結果,
其良好的行為才可能得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