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完成17個任務後就可以順利上小學

作為孩子的家長,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讀個好學校, 於是紛紛著眼于怎樣幫孩子選擇一所好學校, 卻忽視了最起碼的幼升小準備——幼小銜接。 為了能讓孩子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家長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為孩子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順利上小學。 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家長們總結了幫助孩子順利實現幼小銜接的一些方式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一、認識幼稚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區別家長可以通過多種方式, 來瞭解幼稚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主要差異, 為孩子入學做好準備

1、瞭解大班幼兒和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差異:家長要意識到,

Advertisiment
孩子從幼稚園大班進入小學一年級, 身體、語言、認知、情感以及社會性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比如, 身高長得很快, 體重增加很多, 更加能說會道, 聰明點子更多, 對人更有禮貌, 獨立意識開始增強, 學習能力有所提高。

2、理解幼稚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差異:幼稚園教育不論是目標、內容、形式, 還是環境、師生關係、考評, 都與小學教育有所不同。 幼稚園教育是寓教於日常活動之中的, 是以遊戲活動為主要形式的, 每個班級都有保育員和教養員, 負責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而小學教育則不然, 有嚴格的作息制度和課堂紀律, 許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去應對, 孩子在校的主要任務不是遊戲而是學習,

Advertisiment
學期結束時還要參加各種考試。 兩個教育階段之間的較大差異, 需要家長為孩子鋪路架橋, 做好銜接工作。

二、積極參加幼稚園的各種教育活動

幼稚園的保教人員都是受過專門培訓的, 具有豐富的兒童教育知識和技能, 所組織的各種活動都是極有價值的, 因此要擠出時間去參與。

3、按時參加幼稚園的家長活動:幼稚園和班級都會通過家長學校講座、家庭教育諮詢、家園小報、家長會、家長園地、家園聯繫冊, 向家長介紹有關孩子進入小學的一些準備工作, 家長應該及時參加, 認真旁聽、觀看、閱讀, 並利用這些機會, 向專家、園長、教師請教有關孩子入學的具體問題。

4、主動參加幼稚園的參觀活動:大班下學期時,

Advertisiment
幼稚園、班級都會組織孩子參觀附近的小學, 還會邀請家長一同前往。 家長應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前往參加, 以深入瞭解小學的校園設施、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為自己在家裡對孩子進行相應的教育創造條件。 愉快參加幼稚園的兒童活動。 大班下學期快要結束時, 幼稚園、班級都會為孩子舉行隆重的畢業典禮, 這對孩子來講十分重要, 勝過逢年過節。 屆時, 教師也會邀請家長參與, 家長應該抽出時間來觀看孩子的活動, 最好還能和孩子一起活動, 幫助孩子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 使孩子學會感謝老師的關心和教導, 感謝小朋友的友愛和合作, 從而為孩子轉向小學的新生活做好心理準備。
Advertisiment

三、尋找和把握家庭教育的各種契機

在家庭生活中, 時時處處都有教育孩子的機會, 家長要善於發現並把握生活中的教育, 為孩子順利進入小學做好各種準備。

(1)培養孩子迫切的入學心情

5、鼓勵孩子, 讓孩子期盼上小學:為了使孩子期盼著早點上小學, 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從正面鼓勵孩子。 比如, 對孩子說:"喲, 你的褲子又短了, 人又長高了;你的鞋子又小了, 腳又長大了, 你真的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 恭喜你"、"我發現你現在變得很能幹了, 真像個小學生, 祝賀你"。 千萬不要從反面去刺激孩子, 比如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 上小學了, 就會有老師整治你。 "這樣會使孩子害怕上小學, 不願意上小學。

6、利用日常生活物品,

Advertisiment
適時地教孩子:比如, 在家裡的掛曆或檯曆上, 標出孩子上學的日期, 如9月1日, 每天和孩子一起進行倒計時, 算一算離上小學還有多少天, 既可以豐富孩子的數學知識, 又能激發孩子入學的心情。

7、實地考察小學:家長可以帶孩子到附近小學的門口去看看小學生上學、放學的情景, 教孩子認讀小學的校名、門牌號, 認識小學附近的建築物、公車站, 以發展孩子的空間知覺, 增強孩子對小學的感性認識。

8、陪孩子玩小學生的遊戲:家長還可以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玩"小學生上學"的遊戲, 先由爸爸、媽媽來扮演"老師"和"學生", 用"老師好"、"同學們好"、"起立"、"請坐下"等語言進行對話表演, 然後由孩子來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 使孩子知道怎樣才能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

9、和孩子講自己的小學故事:讓孩子看看自己上小學的照片,使用過的書本、文具和書包等,使孩子覺得:我也要像爸爸、媽媽一樣高高興興地上學去。

(2)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

10、給孩子樹立愛讀書的榜樣:孩子好模仿。家長一方面要在家裡給孩子樹立熱愛讀書看報的榜樣,另一方面還要常帶孩子到圖書館、書店去,讓孩子目睹別人看書學習的情景,再給孩子一點零錢,指導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自己排隊付款購書。此外,還可以帶孩子走親訪友,讓孩子看看小哥哥、小姐姐是怎麼學習的,用同伴的良好行為來影響孩子。

11、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家長可以給孩子只講故事的開頭和中間部分,結局讓孩子自己去看圖書,尋找答案,再讓孩子在家裡做"故事大王",把整個故事講給全家人聽。孩子喜歡新奇、鮮豔的東西。家長可以用漂亮的圖書、文具、書包激發他的學習興趣。

(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2、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當孩子看書、寫字時,家長一方面不要讓孩子看到、摸到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允許孩子一邊看書一邊吃零食、一邊寫字一邊玩玩具;另一方面不要讓孩子聽到與學習無關的聲音,不允許孩子一邊看書一邊看電視、一邊寫字一邊聽收音機,使孩子明白學習時要專心的道理,以培養孩子聚精會神的好習慣。如果家庭住房較大的話,可為孩子準備一間小書房或一個學習區,用孩子的名字來命名,並和孩子一起佈置這個小天地,以消除各種不良因素對孩子學習的干擾。

(4)提高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13、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自己穿脫衣服、入睡、整理床鋪的能力。如果孩子單獨睡覺時害怕黑暗,家長可為孩子準備一個調光檯燈,在孩子剛上床睡覺時,把燈打開,讓微光陪伴著入睡。

14、培養收拾物品的能力:家長還要重視培養孩子自己整理圖書、文具、書包、書桌、書架的能力,使孩子能獨立生活和學習。

15、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決策力:當家裡有客人來訪時,家長可鼓勵孩子為客人開門、端水;當家長帶孩子外出到超市購物時,可讓孩子做嚮導,提出先到哪個區域去選擇物品,允許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決策力。

16、經常和孩子玩"詞語接龍"遊戲:為了使孩子能掌握獨立上學的各種有用資訊,家長可利用飯前飯後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詞語接龍"的遊戲。首先,可把有關小學生生活的詞語融入其中。比如,當家長說"綠領巾"時,啟發孩子說"紅領巾";當家長說"校徽"時,指導孩子說"校服";當家長說"老師"時,引導孩子說"同學";當家長說"上課"時,指導孩子說"下課";當家長說"要發言"時,要求孩子說"先舉手"。

17、啟發孩子聯想家庭居住環境的詞語:例如,當家長分別說出"社區"、"路名"、"門牌號"、"電話號碼"、"手機號碼"時,啟發孩子一一說出家庭所在社區的具體名字、路名、門牌號、電話號碼以及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再次,可以把有關交通規則的詞語融入其中,比如,當家長說"綠燈"時,啟發孩子說"行";當家長說"紅燈"時,要求孩子說"停";當家長說"交警"時,指導孩子說"行人"。 結語:幼升小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轉捩點,家長要引起足夠重視,從能力、習慣等各個方面為孩子做好幼升小準備,切忌偏重知識方面的準備,導致生活能力偏差,導致孩子難以適應小學生活。

9、和孩子講自己的小學故事:讓孩子看看自己上小學的照片,使用過的書本、文具和書包等,使孩子覺得:我也要像爸爸、媽媽一樣高高興興地上學去。

(2)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

10、給孩子樹立愛讀書的榜樣:孩子好模仿。家長一方面要在家裡給孩子樹立熱愛讀書看報的榜樣,另一方面還要常帶孩子到圖書館、書店去,讓孩子目睹別人看書學習的情景,再給孩子一點零錢,指導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自己排隊付款購書。此外,還可以帶孩子走親訪友,讓孩子看看小哥哥、小姐姐是怎麼學習的,用同伴的良好行為來影響孩子。

11、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家長可以給孩子只講故事的開頭和中間部分,結局讓孩子自己去看圖書,尋找答案,再讓孩子在家裡做"故事大王",把整個故事講給全家人聽。孩子喜歡新奇、鮮豔的東西。家長可以用漂亮的圖書、文具、書包激發他的學習興趣。

(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2、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當孩子看書、寫字時,家長一方面不要讓孩子看到、摸到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允許孩子一邊看書一邊吃零食、一邊寫字一邊玩玩具;另一方面不要讓孩子聽到與學習無關的聲音,不允許孩子一邊看書一邊看電視、一邊寫字一邊聽收音機,使孩子明白學習時要專心的道理,以培養孩子聚精會神的好習慣。如果家庭住房較大的話,可為孩子準備一間小書房或一個學習區,用孩子的名字來命名,並和孩子一起佈置這個小天地,以消除各種不良因素對孩子學習的干擾。

(4)提高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13、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自己穿脫衣服、入睡、整理床鋪的能力。如果孩子單獨睡覺時害怕黑暗,家長可為孩子準備一個調光檯燈,在孩子剛上床睡覺時,把燈打開,讓微光陪伴著入睡。

14、培養收拾物品的能力:家長還要重視培養孩子自己整理圖書、文具、書包、書桌、書架的能力,使孩子能獨立生活和學習。

15、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決策力:當家裡有客人來訪時,家長可鼓勵孩子為客人開門、端水;當家長帶孩子外出到超市購物時,可讓孩子做嚮導,提出先到哪個區域去選擇物品,允許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決策力。

16、經常和孩子玩"詞語接龍"遊戲:為了使孩子能掌握獨立上學的各種有用資訊,家長可利用飯前飯後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詞語接龍"的遊戲。首先,可把有關小學生生活的詞語融入其中。比如,當家長說"綠領巾"時,啟發孩子說"紅領巾";當家長說"校徽"時,指導孩子說"校服";當家長說"老師"時,引導孩子說"同學";當家長說"上課"時,指導孩子說"下課";當家長說"要發言"時,要求孩子說"先舉手"。

17、啟發孩子聯想家庭居住環境的詞語:例如,當家長分別說出"社區"、"路名"、"門牌號"、"電話號碼"、"手機號碼"時,啟發孩子一一說出家庭所在社區的具體名字、路名、門牌號、電話號碼以及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再次,可以把有關交通規則的詞語融入其中,比如,當家長說"綠燈"時,啟發孩子說"行";當家長說"紅燈"時,要求孩子說"停";當家長說"交警"時,指導孩子說"行人"。 結語:幼升小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轉捩點,家長要引起足夠重視,從能力、習慣等各個方面為孩子做好幼升小準備,切忌偏重知識方面的準備,導致生活能力偏差,導致孩子難以適應小學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