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審美能力在區域活動中提升

目前許多家長和教師過分強調幼兒在語言、計算方面的發展, 認為孩子只要多識字、會數數、能做題, 就是聰明的好學生。 其實不然, 幼稚教育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教育。 我們應該讓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區域活動是近年來幼稚園廣泛採用的一種活動形式, 它對幼兒發展的獨特價值已被人們達成共識, 因此我們就區域活動中審美能力的發展進行探討和研究, 利用區域中的環境、材料、活動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 提高審美能力的發展。

多元化的區域環境讓幼兒感知美

教育心理學指出:感受美是審美的基礎,

Advertisiment
幼兒期是感知覺發展的關鍵時期。 3-6歲的幼兒, 思維方式主要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 因此, 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性是與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規律相一致的。

1. 區域環境裝飾中的色彩特點

在區域環境的色彩上, 我們力求給幼兒以美的視覺享受。 色澤選擇單純、鮮豔、接近自然的, 這樣的色彩令純潔的孩子們產生豐富的想像:綠色的草原、密密的森林、碧色的藍天、飄浮的白雲和可愛的小動物們等。

2. 區域環境裝飾中的造型特點

在區角環境的造型上, 我們又根據幼兒自身的審美特點來感染幼兒。 造型圓渾、墩實、稚拙、簡潔的形象最能吸引幼兒, 因為尚未完全走出視覺模糊階段的幼兒,

Advertisiment
對圓渾的造型能淋漓盡致地感知。 墩實、稚拙的模樣令他們產生更多的關注和憐愛, 簡潔的美術造型, 讓注意不持久的幼兒能較快地感知。

豐富多樣的區域材料讓幼兒體驗美

《綱要》反復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要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 這實際上是從幼兒藝術的自我表達功能、自我表達內容和自我表達方式三個方面來闡述藝術對幼兒自我表達的意義。

幼兒的興趣來自于材料, 幼兒的發展更依賴於對材料的操作。 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過材料來實現的, 材料是否富有美感對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起著關鍵的作用。

1. 材料的生動自然性

材料是活動的媒介,

Advertisiment
提供富有童氣的、與幼兒生活貼近的材料是吸引幼兒參與區角活動的前提, 而這些活潑有趣的材料往往同時能促發幼兒對美的感受與體驗。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僅注重材料製作中根據幼兒的特點來創造有趣生動的形象, 同時還鼓勵幼兒共同參與收集和製作材料, 力圖通過他們的參與來增進對這些材料的情感, 更好地投入操作, 從而在操作中再增進美的感受與創造。

2. 材料的選擇美感性

在區域材料的選擇與製作中, 我們往往從結構、形象、色彩、比例等多方面入手來進行。 比如在語言區中提供的圖片、故事書不僅有豐富的形象, 還注重色彩的搭配等, 讓幼兒體驗美。 例如, 幼兒欣賞詩歌《雲彩和風》時, 在幼兒觀看完系列畫面後,

Advertisiment
教師引導幼兒體驗到了雲彩的美是由風帶來的。 然後引導幼兒閉上眼睛, 想像自己是一片雲朵, 會變成什麼樣呢?伴隨著優美的鋼琴曲, 幼兒凝神聽之, 細細體會, 並運用想像和聯想, 感知出的表像分外豐富。 活動中張夢溪急切地告訴我說:“我要變成花蝴蝶, 花蝴蝶在花叢中跳舞, 我還變成了海鳥, 在大海上自由的飛翔。 ”

3. 教師對材料的指導性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 循序漸進地讓幼兒進行點、線、面的感知與表現, 顏色的認識、組合與創新, 以及各種工具、材料的體驗和使用等, 讓幼兒在有層次的操作中逐步地提升幼兒對形、色等美術基本元素和造型規律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美術區域中, 我們投放了各種不同題材的工藝美術品,

Advertisiment
如:貝雕、名畫、工藝盤等, 這些作品有著較強的藝術性, 對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最有幫助。 可是幼兒對於作品的欣賞往往僅憑自己的喜好判斷, 無法理解作品深刻的意境。 此時, 我們就必須適當介入, 以開放性的言語引導幼兒發現規律、研究畫法;啟發幼兒對比思考、展開聯想;誘發幼兒的藝術直覺和創造潛能。 讓幼兒在充滿藝術的環境中, 擴展思維的廣度;感受不同表現方法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得到參與藝術、體驗藝術並獲得審美愉悅的機會;也提高了欣賞技能、提升了審美概念。

趣味性的區域活動讓幼兒創造美

新《綱要》中指出:通過藝術活動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感、體驗成就感。 幼兒的世界應該是美麗的, 幼兒眼睛所觸及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角落都應該是美的。一種經過精心修飾又不露痕跡、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讓幼兒的眼睛在被純美色彩無數次浸染之後,變得懂美愛美起來,讓他們的雙手在製作美、創造美的過程中,變得靈巧起來,讓他們的心靈在無數次欣賞之後,變得純淨美好起來。

1. 結合生活經驗創造美

例如在美食屋區域活動中,請孩子們剪麵條,我發下去的是白紙,突然威威小朋友問我:“老師我能不能塗上好看的顏色再剪,我想有胡蘿蔔味的麵條?”我欣然答應了,看來威威已經加入了想像元素,其他的孩子也紛紛模仿起來——先塗色再剪。我之所以沒有直接發彩紙給他們,是想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像與機智,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這原比用現成材料的要好的多,那一次孩子創造出好多口味的麵條,把他們的生活經驗有機遷移到區域活動中來。他們一起歡笑聊天、品嘗著各種口味的麵條,那份童真的快樂也深深感染了我,帶著我體驗他們成功的感受。

2. 遷移生活經驗創造美

例如在某次的區角活動中,我們在美工區開設了塗色雪花的遊戲活動,在活動中我沒有刻意地讓幼兒用一種顏色塗色。小萌跑過來問我雪花是什麼顏色的?因為現在的孩子對於雪的認識根本就沒有,他們從出生到現在有的孩子可能沒有看見過雪花是什麼樣的。於是我說:“你只要用好看的顏色就行了。”說完,我就看見小萌用了不同的顏色塗雪花。過後我問小萌為什麼要把雪花塗成不一樣的?小萌說:“雪花像花一樣漂亮,所以我用不一樣的顏色塗。”從中我看出小萌雖然沒有見過真正的雪花,但是她把雪花和花朵聯繫了起來,因此把雪花塗成了彩色的,很漂亮。這就是孩子們自己探索的美的結果。

幼兒期的情緒,情感極易被感染、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美的事物有積極的探索興趣,區域活動中所創設的環境,有色、有型、有魅力的引起幼兒對美的感知,理解不同的美的形式所包含的美的意義,激發他們的情感體驗,產生最初的審美情感。幼兒通過與區域活動中材料的對話、操作,積極聯繫實際生活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幼兒眼睛所觸及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角落都應該是美的。一種經過精心修飾又不露痕跡、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讓幼兒的眼睛在被純美色彩無數次浸染之後,變得懂美愛美起來,讓他們的雙手在製作美、創造美的過程中,變得靈巧起來,讓他們的心靈在無數次欣賞之後,變得純淨美好起來。

1. 結合生活經驗創造美

例如在美食屋區域活動中,請孩子們剪麵條,我發下去的是白紙,突然威威小朋友問我:“老師我能不能塗上好看的顏色再剪,我想有胡蘿蔔味的麵條?”我欣然答應了,看來威威已經加入了想像元素,其他的孩子也紛紛模仿起來——先塗色再剪。我之所以沒有直接發彩紙給他們,是想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像與機智,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這原比用現成材料的要好的多,那一次孩子創造出好多口味的麵條,把他們的生活經驗有機遷移到區域活動中來。他們一起歡笑聊天、品嘗著各種口味的麵條,那份童真的快樂也深深感染了我,帶著我體驗他們成功的感受。

2. 遷移生活經驗創造美

例如在某次的區角活動中,我們在美工區開設了塗色雪花的遊戲活動,在活動中我沒有刻意地讓幼兒用一種顏色塗色。小萌跑過來問我雪花是什麼顏色的?因為現在的孩子對於雪的認識根本就沒有,他們從出生到現在有的孩子可能沒有看見過雪花是什麼樣的。於是我說:“你只要用好看的顏色就行了。”說完,我就看見小萌用了不同的顏色塗雪花。過後我問小萌為什麼要把雪花塗成不一樣的?小萌說:“雪花像花一樣漂亮,所以我用不一樣的顏色塗。”從中我看出小萌雖然沒有見過真正的雪花,但是她把雪花和花朵聯繫了起來,因此把雪花塗成了彩色的,很漂亮。這就是孩子們自己探索的美的結果。

幼兒期的情緒,情感極易被感染、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美的事物有積極的探索興趣,區域活動中所創設的環境,有色、有型、有魅力的引起幼兒對美的感知,理解不同的美的形式所包含的美的意義,激發他們的情感體驗,產生最初的審美情感。幼兒通過與區域活動中材料的對話、操作,積極聯繫實際生活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