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嘴, 快點學”的教學方式, 也就是先教給孩子怎麼做, 然後強迫他們一遍遍地練習同樣的內容, 這真的是最有效的方式嗎?在很多時候, 我們是否在無形之中這樣要求孩子了呢?
讓孩子學習好的最佳方式是什麼?也許很多人會告訴你, 嬰兒期看閃卡, 小學後, 上名校、去昂貴的輔導班、請私教開發大腦和思維。
不過, 如果你能撇開偽科學, 把目光投向嚴謹的科學研究, 你會發現學習好的答案似乎很簡單、也很容易。 雖然說熟能生巧, 多練習才能完美, 但練習過多(時間太長, 技巧太瑣碎), 實際上, 反而會事與願違。
Advertisiment
這方面的研究證據很確鑿。 多年來,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 當你的大腦有空檔休息時, 你更有可能記住新知識。 對一兩歲孩子的研究也表明, 當小孩子被一位有權威的大人告知該怎麼做時, 他們一般不太可能再有批判性的思維了。 如果能讓他們先探索, 然後再教他們該怎麼做, 他們能學得更多。
Tom Stafford和Michael Dewar對85萬餘人線上玩視頻遊戲的行為進行了分析。 這個遊戲叫做Axon, 要求通過快速點擊潛在目標, 把神經元從一個連結引到下一個連結。 最初, 研究人員希望瞭解練習時間是如何影響成績的, 所以他們把玩遊戲的人分為兩組,
Advertisiment
後來, 研究人員又對那些玩遊戲期間進步最大的人產生了好奇心。 是不是這些人的練習方式有所不同呢?
Stafford和Dewar發現這些人在遊戲之初的成績變化最大。 他們似乎一直在實驗, 在嘗試不同的技巧, 所以他們的分數在頭幾次遊戲裡總是跌宕起伏, 忽高忽低。 不過這種探索似乎給他們帶來了回報, 他們最初的成績越像“過山車”, 後來的得分就越好。
以上種種說明了什麼呢?這些人是成年人, 不是孩子, 研究人員也沒有隨機指定玩家採用不同的策略。
Advertisiment
結合以上證據, 我想對於那些幾乎坐不住的孩子, 很難再說讓他們規規矩矩、認認真真地長時間學習是正確的了。 那麼, 我們是否能呼籲大眾的理智和常識都接受這種研究結果呢?希望如此吧。
有時候我們必須承認, 少, 就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