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少生病的妙招

喝水

養成自覺喝水習慣不僅能預防疾病, 而且能減少疾病。

水有參與人體體溫調節、排出體內毒素、進行新陳代謝以及潤滑腔隙黏膜作用等。 孩子體內的水分占體重的70%左右。 年齡越小, 需要水的分量越大, 2~7歲的孩子, 每日需要水量100毫升/公斤/日, 即2000毫升/天左右。 以每杯水150毫升計算, 大約需要喝7~8杯水。 孩子輕度缺水時, 身體會出現低熱、咳嗽、咽疼、咽喉不適等現象;重度缺水時, 會出現嗜睡或煩躁, 甚至昏迷休克, 危及生命。

當孩子感冒, 初有流涕症狀時, 多喝溫水能加速體內血液迴圈, 減少鼻腔黏液的分泌,

Advertisiment
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幫助增強免疫力。

幼稚園的妙招

1. 如果開始孩子不愛喝白開水, 可用純果汁、米湯代替。

2. 不要用碳酸飲料或牛奶代替白開水。 牛奶富含蛋白質, 消化吸收時需要水的參與, 越喝越缺水。 碳酸飲料本身就不適宜於孩子飲用。

3. 吃點心半小時後、外出運動前都要求孩子喝一次水, 約150毫升左右;運動後再喝一次水。 這樣, 每天上下午共喝5次水。

4. 帶孩子外出時讓孩子習慣背一個小水壺, 孩子可隨時喝水。

開窗

定期開窗能防病。

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空氣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開窗讓陽光進到屋子裡, 能預防和減少呼吸道疾病和傳染病。 定期開窗,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清新, 調節室內的溫度, 抑制有害菌生長。 陽光直射室內,

Advertisiment
照在孩子身上, 有利於骨骼生長, 同時調節心情, 使孩子開心愉悅。

幼稚園的妙招

1. 寒冷時節, 可在孩子離開後開窗, 或者在孩子遊戲區較遠處開窗, 別讓孩子在風口和空氣對流區待太久。

2. 根據天氣情況, 靈活開窗。 有時開一條縫, 有時半開, 有時全開, 有時根據風向決定開南窗或者北窗。

及時調整胃腸功能

腸道菌群平衡, 胃腸消化吸收能力正常, 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基礎。

孩子生病時會使用抗生素治療, 服用抗生素後會影響胃腸內各種菌群之間的平衡關係, 出現菌群失調, 胃腸道功能出現問題。 停用抗生素後, 適當食用一些含益生菌的酸牛奶(或酸乳酪), 服用一些補充腸道有益菌的益生菌。

幼稚園常用的健脾開胃消食食療方:

Advertisiment

1. 番茄汁

製作方法:番茄洗淨, 開水泡過, 剝皮去籽, 用乾淨紗布絞擠取汁, 每次服用50毫升, 每天2-3次, 不放糖為宜。

2. 柳丁蜂蜜飲

製作方法:柳丁1個, 蜂蜜少許;將橙用水浸泡去酸味, 然後帶皮切成薄片, 將橙和蜂蜜一起放入鍋內, 加清水適量, 用文火煮熟, 留汁去渣, 代茶飲。

3. 山楂茶

製作方法:取山楂肉30-50克, 放於鍋內加水適量, 放少許糖, 文火煮熟, 分數次喝。 飯前服用開胃, 飯後服用消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