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帶著零食去上學

零食, 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場必經的曠日持久的戰爭。 零食的面目真的如此可憎嗎?如果我們提倡讓孩子帶著零食去上學, 你會怎麼想?
帶上零食有據可依
憑據一, 科學進餐“3+3”
專家指出, 我們每天過於集中的餐次, 食量過大、餐距過長、腸胃時緊時鬆, 其實是不利健康的。 專家建議採用少食多餐的“3+3”模式—3次正餐七八分飽, 3次“餐間餐”少量進食。 這樣做可以減少每餐後胃腸、心臟、膽囊、胰腺的負擔;減少每餐後血糖的上升幅度, 使下一餐的食欲更好;減少原來兩餐間發生低血糖的機會;增加飽腹感, 有效消耗多餘脂肪。
Advertisiment
而對孩子來說, 只要選擇得當、搭配合理, 這三次”餐間餐”用零食來解決既快捷又得孩子歡心。
憑據二, 孩子生長的需要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 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來說比大人還多。 而且他們代謝較成人快, 一日三餐之外可能出現輕微饑餓感, 比如第三四節課時。 此時如果能夠適量吃些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零食, 能為身體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營養素, 既能防止饑餓, 更好地保證所需營養的全面攝入, 又不會給胃腸造成過重負擔。 試驗也發現加餐的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 思維反應速度明顯高於沒有加餐的孩子, 所以學習效率更高, 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而且身體素質也更好。
憑據三, 不可替代的心理享受
零食能給孩子帶來不可替代的心理享受。
Advertisiment
我們手拿零食時, 零食通過觸覺與視覺將一種美好鬆弛的感受傳遞到大腦的感覺中樞, 產生一種難以替代的慰籍感, 而這種零食給予的身心享受對孩子來說尤甚。 吃零食的體驗更是童年時代不可替代的一種成長記憶, 誰的記憶中都會有“外婆的黑芝麻糊”, 零食所能給予孩子的絕不僅是零食本身。
對於孩子吃零食的要求, 不能以偏蓋全, 一味“封殺”, 而是採取正面教育、正面強調的方式, 告訴孩子應該選什麼樣的食物作零食, 什麼時間吃零食合適, 而不是告訴他們不要做什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