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從做家務中學會自理,就是這麼簡單

攸媽

一個14歲自閉症孩子的媽媽

劉庭攸

一個重度的自閉症孩子, 二歲三個月時被診斷。 認知不好, 情緒也極不穩定, 6歲時甚至要靠服用維思通來控制情緒和睡眠。

沒想到距離被診斷後十二年過去, 劉庭攸不僅變成了一個情緒穩定, 服從指令, 無嚴重行為問題的陽光少年, 甚至還能進入普通學校, 在陪讀的陪伴下讀六年級。 而攸媽也計畫著今年9月讓攸攸繼續去中學, 在這三年裡給他做職業康復訓練前的準備。

那麼, 攸媽平時是怎麼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干預教學的呢?

攸媽秘笈來了!

分解目標,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學

生活自理訓練放在第一位, 教孩子學會家務活是首要目標, 把家務融合到日常教學非常重要, 因為孩子從事家務活動中, 可以靈活的學習模訪、聽指令、參照、語言、認知等等, 能過做家務活就能提升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讓孩子在生活中學心, 在生活中感知。

如何在家中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做到以下內容是關鍵:

放手不放眼, 針對孩子的能力設定目標, 在實施中靈活地調整目標細節。

日常生活中我幾乎都會放手讓孩子去參與, 如到了做飯時間, 讓孩子一起進廚房。

*開始分配任務給孩子前, 一定是我提前評估過孩子的能力了, 才會設定的, 而這些技能也提前練習做好了鋪墊。

如教煲飯這件事,

Advertisiment
剛開始的時候攸並沒有煲過飯, 我就給他指令, 在一旁看著, 一步一步讓他去完成, 需要輔助時我會立馬出手。 如量米要多少勺, 先告知孩子, 然後下一步就淘米了, 要淘多少遍才行, 這些攸都沒問題, 最難的還是關於放水的量如何控制, 我發現這一步對攸來說是最難的, 於是我就開始用手指的長度來示範水的深淺, 這一步我示範完了再讓攸演習, 用手指測量深淺, 反復練習再分解, 攸慢慢的就掌握了水量的控制了。 下一次我就只可以放手又放眼的讓他去幹了, 當他學會這個技能時, 你只需要發一個指令就行:“煲飯。 ”

我們不要怕孩子做不好, 即使做不好也沒關係, 我們就一點點地教。

如洗碗, 剛開始孩子可能沒什麼動機洗,

Advertisiment
我會把目標降低, 任務只洗兩個碗, 洗完馬上強化, 強化物可以任意選擇孩子喜歡的就好, 不用刻意規定選什麼, 只要有效就行。

動機培養也很關健, 堅持是唯一的出路。

把洗碗的目標定在每天的例行活動中, 讓孩子每天都有一次機會去實踐。 然後根據孩子的能力步步加碼, 從量變到質變, 如碗的數量從少到多, 碗的乾淨程度從易到難, 中間偶爾孩子可能也會有情緒狀態不好的時候, 我也會馬上調整目標, 要讓目標時刻在家長的可控範圍內, 才能獲得目標的成功, 不要造成孩子沒有動機或是被迫的去做, 每一個細節我都會適時調整, 攸從被動接受洗碗到如今是哼著小曲在洗碗, 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Advertisiment

不是孩子不會, 也許是我們家長沒有及時放手, 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

要堅信:

辦!法!總!比!困!難!多!

接下來當孩子已經習得了洗碗的能力後, 就可以循序漸進地加大洗碗的量及難度了, 最後把洗碗列入例行性計畫裡, 讓孩子從小就懂得什麼是責任, 這個很重要, 接下來習慣成為自然的時候, 孩子就會主動去幹活, 強化物就消失了, 習慣就成為生活中最好的自然強化物了。

許多自閉症的孩子都會存在觸覺上的敏感, 觸覺的敏感會讓孩子在做家務時逃避或是鬧情緒, 但我們能因為這樣就不教孩子或是就不學習做家務了嗎?此時就是考驗家長的時候了, 看家長如何靈活處理孩子在觸覺上的難題。

Advertisiment

記得我以前帶著攸做艾糯巴巴, 前面準備工作他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如洗、煮、攪、拌, 他都不會抵抗, 但到中間我揉好了糯米團團, 開始要搓成一個碗來包餡時攸就抵觸不想動手了, 可能就是粉團的粘感讓他感到難受, 我沒強迫他繼續做, 而是讓他在一旁看著我做, 到最後我包好了一個完整的艾巴巴時遞給他放在一個特定的大盤裡, 讓他有事做的同時, 又接觸了粉團的粘感, 但這種觸覺的刺激強度就大大的減低了, 孩子對此事的興趣度及注意力會得到提升。

有時孩子不敢做或抵觸時, 許多家長會忽視孩子的感受, 真正的瞭解是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然後再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才能百戰百勝。

還記得有一次我們網了許多小鐮刀魚,十多斤,我一個人弄可能到半夜未必可以剖完這些小魚仔,那晚只有我和攸在家,可是那時攸根本就沒跟我學剖魚,我還是大膽邀請攸一起來剖小魚,把小椅子及木粘板及小刀準備好給他。

攸一坐下來就開始有些抵觸,碰了一下小魚就不停的嗅著小手聞,聞到那股魚腥味他有些難受,估計都是因為觸覺的敏感,這個時候我並沒有放棄,想想如何來幫他替代掉這觸覺的問題呢?

於是我想到了膠手套,找來一對膠手套讓他戴上,沒想到奇跡出現了,攸竟然快速地動起來,開始幫我處理小魚肚子裡的內臟,剖肚子的那個工序我會自已來,剖開給他清理內臟,這樣又減輕了難度又讓孩子及時獲得了成就感。

那一晚,十多斤的小魚仔在攸的幫助下順利地完成了。這也算是一次成功的體驗,讓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無窮的潛力。

創造機會,讓孩子做

自閉症孩子最終的出路是融入社會,首先得從融入家庭開始,我們家長要不失時機,創造時機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如家裡來客人了,第一步就是要教孩子如何與客人打招呼,然後再教孩子泡茶,在動手學習泡茶的過程中學會了先後的順序,及所需的物品及程式,數量詞就可以放進去教了,有幾個客人我們要準備多少個杯子……招待客人時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教他用適當的語言來交流。學習泡茶的同時孩子又學會了待人接客的禮議,一舉兩得。

善於抓住每一個時機訓練孩子

只要與孩子在一起,學習的機會無時不在,如外出進餐時,上菜前會有一段時間大家都會很無聊的乾等著上菜,這個時候就可以趁機會讓孩子泡茶然後給在座的各位客人倒茶,從煮水到放茶葉及洗杯子,整個過程都可以連著一起做,中間要是某個環節孩子有困難,家長及時上去輔助他完成。

以前攸小的時候我總不放手,怕他能力不夠,挫敗感太強,其實是我不放手,又沒有及時輔助孩子完成,就活生生地剝奪了孩子練習的機會,以至於他永遠也沒有有機會學習泡茶的技巧。

不是孩子不會,是我沒有教。

通過幾次放手嘗試後,發現攸不但學會了泡茶待客,而且中間無聊時也不會出現異常的行為問題,讓孩子有事可做的同時又學會一項技能,孩子快樂,家長輕鬆!何樂而不為呢。

以身作則,讓孩子仿

(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想讓孩子掌握某些技能,首先家長自已要懂,特別是媽媽要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無所不能,練習就一身硬功夫之後才有能力教孩子怎麼做。不會的就只能家長先去學了,我為了教攸學習烘培,我自已查閱了很多資料和書,自已提前操練一遍,掌握了基本要領,才設計課題來教攸攸,每一個步驟都讓他完全參與,有些步驟他可能技巧不熟,我就先示範一遍,讓他參照模訪著做,最後收尾會讓孩子完成,讓孩子非常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動機就強了。

目前攸攸已經學會做瑪格利亞小餅乾、蛋撻、戚風蛋糕、各種客家小食,是個小小的烘培小能手了,我的未來的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和攸攸一起經營一間屬於孩子的美食店。

攸如今很喜歡也很享受和我一起進廚房裡做飯煮菜,因為這些都是他能力可行的事情,攸現在學會了做客家三寶,能獨立的用刀切菜,並且事後可以收拾好衛生,讓我很輕鬆的做好了一頓飯,讓孩子一起進廚房,孩子學會了做飯的同時也讓他向未來生活半自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抓住孩子有要求的時機教

當孩子想要拿什麼、吃什麼、喝什麼、做什麼時,家長首先要把握此時此地是否應該滿足他的要求。如果該,就要要求孩子的行為符合規範(循序漸進地要求);如果不應該,就要告訴孩子為什麼,並對他提出反要求。即他應該先做什麼。這種情況下,孩子提出的要求實際上就是強化物,而反要求就是指令的開始。

培養孩子參與活動的技能

攸從小因為智慧的發展特別落後,後來我發現攸的運動技能不會太差,於是我馬上改變目標和方向,教會攸攸騎自行車、溜汗冰真冰、游泳、打乓乒球、羽毛球、藍球。

攸學會這些運動技能後,我就會有計劃的帶攸和弟弟一起去廣場上運動,如溜冰,每天晚上我們會有一個小時到廣場上溜冰,在廣場上攸跟著小夥伴們一起玩開火車、捉迷藏,在遊戲互動中攸學會了如何與小夥伴們互動及簡單的語言交流,當攸有不適當的行為時,天天晚上一起玩的小夥伴們就會及時的幫助他,攸的個子很高,但能力很低,但他溜冰的技術一點也不亞於別人,溜冰這樣的運動讓攸獲得了自信及友誼,也提升了他與人互動的社會性,

攸學習乒乓球有兩年多了,從接不到一個球開始,到現在能和同班同學一起PK,這是一個質的飛躍,也是長期堅持的結果,每天下午一放學,攸就和學校興趣班的同學們及師弟們一起跟著老師練習打乒乓球,攸總是樂呵呵的。

融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具備融入集體的基本技能,這些基本的技能都是要家長提前教導給孩子,然後再有目標有方向的設置場景來教導孩子的社交技能,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的快樂運動,快樂成長。

教育與生活的融合

自閉症兒童的教育要與生活相融合,在生活中訓練自閉症兒童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生活中處處是教學場景

因勢利導注意延伸

貴在堅持

寓教育於生活之中,這是兒童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

我們知道,正常兒童的語言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習得的,而孤獨症兒童由於缺乏溝通的動機和興趣,對外界豐富的語言刺激常常充耳不聞,一般不能自然習得語言。

即使有語言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的語言習得和正常兒童也有著本質的區別。正常兒童是在對語言符號意義理解的基礎上學會使用語言符號的,而孤獨症兒童說出的話對交際而言大都是無意義的聲音,不具有交際工具的功能。

因此孤獨症兒童需要在教師、家長的正確引導下,有目的地學習語言。但是語言作為交際的工具,並不是可以通過你教我學的過程來完成的,它必須在實際的言語交際活動中進行實踐才能掌握。

孤獨症兒童語言訓練的目的不在於語言本身,而在於讓孤獨症兒童學會使用語言進行交流和學習。

因此,語言教育應該是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學習的內容應與孤獨症兒童的生活密切相連。既要引導孤獨症兒童向正常兒童一樣,在生活環境中學習語言,需要什麼教什麼、學什麼,同時又要根據孤獨症兒童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教學內容,創設典型的生活場景,引導他們理解並掌握語言。

因材施教很重要,也許上面的方法適合我們家攸攸,但未必就適合你家的孩子,我希望家長們能取長補短,根據自已孩子的能力來設計適合自已孩子的教學目標及範圍很重要。

還記得有一次我們網了許多小鐮刀魚,十多斤,我一個人弄可能到半夜未必可以剖完這些小魚仔,那晚只有我和攸在家,可是那時攸根本就沒跟我學剖魚,我還是大膽邀請攸一起來剖小魚,把小椅子及木粘板及小刀準備好給他。

攸一坐下來就開始有些抵觸,碰了一下小魚就不停的嗅著小手聞,聞到那股魚腥味他有些難受,估計都是因為觸覺的敏感,這個時候我並沒有放棄,想想如何來幫他替代掉這觸覺的問題呢?

於是我想到了膠手套,找來一對膠手套讓他戴上,沒想到奇跡出現了,攸竟然快速地動起來,開始幫我處理小魚肚子裡的內臟,剖肚子的那個工序我會自已來,剖開給他清理內臟,這樣又減輕了難度又讓孩子及時獲得了成就感。

那一晚,十多斤的小魚仔在攸的幫助下順利地完成了。這也算是一次成功的體驗,讓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無窮的潛力。

創造機會,讓孩子做

自閉症孩子最終的出路是融入社會,首先得從融入家庭開始,我們家長要不失時機,創造時機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如家裡來客人了,第一步就是要教孩子如何與客人打招呼,然後再教孩子泡茶,在動手學習泡茶的過程中學會了先後的順序,及所需的物品及程式,數量詞就可以放進去教了,有幾個客人我們要準備多少個杯子……招待客人時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教他用適當的語言來交流。學習泡茶的同時孩子又學會了待人接客的禮議,一舉兩得。

善於抓住每一個時機訓練孩子

只要與孩子在一起,學習的機會無時不在,如外出進餐時,上菜前會有一段時間大家都會很無聊的乾等著上菜,這個時候就可以趁機會讓孩子泡茶然後給在座的各位客人倒茶,從煮水到放茶葉及洗杯子,整個過程都可以連著一起做,中間要是某個環節孩子有困難,家長及時上去輔助他完成。

以前攸小的時候我總不放手,怕他能力不夠,挫敗感太強,其實是我不放手,又沒有及時輔助孩子完成,就活生生地剝奪了孩子練習的機會,以至於他永遠也沒有有機會學習泡茶的技巧。

不是孩子不會,是我沒有教。

通過幾次放手嘗試後,發現攸不但學會了泡茶待客,而且中間無聊時也不會出現異常的行為問題,讓孩子有事可做的同時又學會一項技能,孩子快樂,家長輕鬆!何樂而不為呢。

以身作則,讓孩子仿

(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想讓孩子掌握某些技能,首先家長自已要懂,特別是媽媽要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無所不能,練習就一身硬功夫之後才有能力教孩子怎麼做。不會的就只能家長先去學了,我為了教攸學習烘培,我自已查閱了很多資料和書,自已提前操練一遍,掌握了基本要領,才設計課題來教攸攸,每一個步驟都讓他完全參與,有些步驟他可能技巧不熟,我就先示範一遍,讓他參照模訪著做,最後收尾會讓孩子完成,讓孩子非常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動機就強了。

目前攸攸已經學會做瑪格利亞小餅乾、蛋撻、戚風蛋糕、各種客家小食,是個小小的烘培小能手了,我的未來的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和攸攸一起經營一間屬於孩子的美食店。

攸如今很喜歡也很享受和我一起進廚房裡做飯煮菜,因為這些都是他能力可行的事情,攸現在學會了做客家三寶,能獨立的用刀切菜,並且事後可以收拾好衛生,讓我很輕鬆的做好了一頓飯,讓孩子一起進廚房,孩子學會了做飯的同時也讓他向未來生活半自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抓住孩子有要求的時機教

當孩子想要拿什麼、吃什麼、喝什麼、做什麼時,家長首先要把握此時此地是否應該滿足他的要求。如果該,就要要求孩子的行為符合規範(循序漸進地要求);如果不應該,就要告訴孩子為什麼,並對他提出反要求。即他應該先做什麼。這種情況下,孩子提出的要求實際上就是強化物,而反要求就是指令的開始。

培養孩子參與活動的技能

攸從小因為智慧的發展特別落後,後來我發現攸的運動技能不會太差,於是我馬上改變目標和方向,教會攸攸騎自行車、溜汗冰真冰、游泳、打乓乒球、羽毛球、藍球。

攸學會這些運動技能後,我就會有計劃的帶攸和弟弟一起去廣場上運動,如溜冰,每天晚上我們會有一個小時到廣場上溜冰,在廣場上攸跟著小夥伴們一起玩開火車、捉迷藏,在遊戲互動中攸學會了如何與小夥伴們互動及簡單的語言交流,當攸有不適當的行為時,天天晚上一起玩的小夥伴們就會及時的幫助他,攸的個子很高,但能力很低,但他溜冰的技術一點也不亞於別人,溜冰這樣的運動讓攸獲得了自信及友誼,也提升了他與人互動的社會性,

攸學習乒乓球有兩年多了,從接不到一個球開始,到現在能和同班同學一起PK,這是一個質的飛躍,也是長期堅持的結果,每天下午一放學,攸就和學校興趣班的同學們及師弟們一起跟著老師練習打乒乓球,攸總是樂呵呵的。

融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具備融入集體的基本技能,這些基本的技能都是要家長提前教導給孩子,然後再有目標有方向的設置場景來教導孩子的社交技能,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的快樂運動,快樂成長。

教育與生活的融合

自閉症兒童的教育要與生活相融合,在生活中訓練自閉症兒童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生活中處處是教學場景

因勢利導注意延伸

貴在堅持

寓教育於生活之中,這是兒童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

我們知道,正常兒童的語言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習得的,而孤獨症兒童由於缺乏溝通的動機和興趣,對外界豐富的語言刺激常常充耳不聞,一般不能自然習得語言。

即使有語言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的語言習得和正常兒童也有著本質的區別。正常兒童是在對語言符號意義理解的基礎上學會使用語言符號的,而孤獨症兒童說出的話對交際而言大都是無意義的聲音,不具有交際工具的功能。

因此孤獨症兒童需要在教師、家長的正確引導下,有目的地學習語言。但是語言作為交際的工具,並不是可以通過你教我學的過程來完成的,它必須在實際的言語交際活動中進行實踐才能掌握。

孤獨症兒童語言訓練的目的不在於語言本身,而在於讓孤獨症兒童學會使用語言進行交流和學習。

因此,語言教育應該是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學習的內容應與孤獨症兒童的生活密切相連。既要引導孤獨症兒童向正常兒童一樣,在生活環境中學習語言,需要什麼教什麼、學什麼,同時又要根據孤獨症兒童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教學內容,創設典型的生活場景,引導他們理解並掌握語言。

因材施教很重要,也許上面的方法適合我們家攸攸,但未必就適合你家的孩子,我希望家長們能取長補短,根據自已孩子的能力來設計適合自已孩子的教學目標及範圍很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