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從羞怯到自信

四歲的妞妞特害羞, 她從不與其他同齡的孩子一起玩, 家裡來了客人就躲在父母身後, 不願在公開的場合抛頭露面, 做任何事情都要大人陪伴, 不敢單獨外出, 遇到陌生人則漲紅著臉不開口……

妞妞有嚴重的羞怯心理。 羞怯是一種負性情緒, 本質是一種不自信。 每個人都會有羞怯的經歷, 只是羞怯的程度和時間的長短不一樣。 若一直到成年以後還擺脫不了羞怯, 則形成“恐懼症”, 所以家長應重視孩子的羞怯體驗和行為, 避免羞怯伴隨孩子終生。 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羞怯的心理呢?

首先, 父母要多給孩子撫慰。

Advertisiment
造成孩子羞怯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缺乏依靠, 缺乏安全感, 缺乏交流和親情的撫愛, 從小就覺得比別人差, 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形成羞怯自卑的情結。 所以父母不要長時間地與孩子分離;孩子出生後要儘量使用母乳餵養, 讓孩子在母親的懷抱中有一種溫暖、安全的感覺;父母要多與孩子進行交流, 多撫摸、擁抱他, 這是消除其羞怯心理的良策。

其次, 父母要給孩子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 平等、民主、充滿親情和理解的家庭環境能給孩子勇氣和信心。 對於與孩子有關的事, 父母要多與孩子商量, 徵求他們的意見, 尊重他們的意願, 不要濫用家長權威。 和孩子說話時要注意使用平等民主的語言, 諸如“你認為怎樣?”“這樣行嗎?”等等。

Advertisiment
不管孩子為你做什麼, 父母都應說:“謝謝!”讓孩子體會到平等和尊重, 這有利於克服其自卑情緒。

再次, 父母對孩子要多鼓勵, 少批評。 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和表揚, 對於膽怯的孩子, 讚賞就如一縷縷陽光, 能照亮其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相反, 父母若一味地苛求孩子, 經常批評、責備孩子, 則會使孩子變得更加無所適從, 唯唯諾諾, 不敢與人交往, 甚至封閉自己, 用一種退縮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受傷的心靈。

最後, 父母應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多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 結交朋友是孩子社會化的一種表現, 有利於孩子增強信心。 可先讓他與比較熟悉的孩子一起玩, 然後再鼓勵他與陌生的孩子交往。 另外, 讓孩子多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Advertisiment
能比較容易擺脫羞怯情緒。 幼稚園的各種興趣班是害羞孩子的最佳選擇, 是他們走向自信、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凝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