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 不忘初心
好多人也許會問, 閱讀到底有什麼用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讓我們先來想一想, 是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有用”和“無用”來下定論呢?我講了那麼多親子閱讀對孩子的作用、功能, 但是, 我心裡最想說的卻是:不要像比較孩子的成績得分一樣去比較閱讀的效果, 更不要拿閱讀去衡量孩子的成長。 我們在閱讀中享受精神的滋養, 我們在閱讀中體驗不曾體驗的人生,
Advertisiment
第一個“心”心的方向是孩子
只有你最懂得那個獨特的生命。 這也是“親子閱讀, 不忘初心”的第一個“心”, 心的方向是孩子。
我們的閱讀, 要真真正正契合自己的孩子, 這也是我經常強調的一點。 閱讀其實是一種非常個人的行為, 不能要求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同樣的書, 讀同一本書, 也不能要求孩子達到相同的效果。 家長的心態也要放平和,
Advertisiment
第二個“心”心在於尊重接納
還有我們一起看書時, 他也會加入自己的看法, 並不一定完全聽我的, 發現書中與眾不同的地方, 有時還故意考考我, 和我比賽, 尤其在看一些具有探索性的, 諸如視覺發現類的圖書時, 他總是要和我比賽, 而我也樂於享受這份特殊的情感。 因為書, 我和他的童年有了更多的交集。
Advertisiment
我一直想, 讀書猶如我們吃飯, 糧食可以給我們營養、能量, 書也一樣。 如果說孩子是一棵小樹, 那麼要想讓他長成參天大樹, 枝繁葉茂, 不怕風吹雨打, 就只有讓他的根紮得深一點, 再深一點, 當根深深地紮到土壤裡, 他必然會長成自己希望的那個樣子。
親子閱讀, 不忘初心。 作為家長, 我們的心要在自己心中, 更要在孩子心中。
第三個“心”心在於分享
而我的第三個心, 就是作為親子閱讀推廣人, 不斷地分享好書、閱讀理念, 心在於分享。 現在兒童繪本的種類越來越多, 如何做到不斷地分享好書呢?唯一的辦法, 就是多看, 精挑細選各種好書,
Advertisiment
在親子閱讀推廣的路上,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願你與我一起同行。
我們的緣分, 從拿起這本書的時候開啟??
讓孩子愛上閱讀很多父母向我求助說, 孩子不喜歡閱讀, 把書交到孩子手上, 要麼翻一翻就放下, 要麼直接扔一邊。 他們的孩子有的已經十多歲,
Advertisiment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是父母向我問得最多的問題。 對於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我先從第一個方面說起, 那就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有沒有給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
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打造家庭閱讀環境, 要讓孩子能時時看到書, 就如他看到生活中常見的親近的人和他常用的物品以及他常玩的玩具一樣, 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有條件的話, 請記得給孩子一個屬於他的書櫃。 如果條件不太允許的話, 那就把父母的書櫃最下面的格層騰空, 然後放上孩子的書, 這樣孩子可以很容易取到自己想要的書。
在這個過程中, 對於3歲以下的寶寶, 書櫃的選擇, 儘量是那種在擺放圖書時可以展開來放的, 也就是可以一眼看到書的封面的,而不要像我們成人的書一樣,是排列好的,只留下書脊。同時,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添加新書的速度不要太快,買了新書後,可以先將它封面朝上擺放一段時間,讓書慢慢進入到孩子的視野中,引起孩子的好奇和想要讀新書的想法,而不是直接拿到孩子面前。否則孩子有可能會拒絕新書,依舊要讀原來的書,對於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會有打擊。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重複閱讀同樣的書籍,甚至有時會讀20遍、30遍,以至於到最後字還沒有認識,就先拿著書有板有眼地讀起來。這也是孩子追求心理安全感的表現。
其次,除了擺書的書櫃外,最重要是父母及帶孩子的人的示範作用。書有了,如果父母從不讀書,也不為孩子閱讀,那麼,書充其量只是像家中其他點綴物一樣,是房間的裝飾物而並不會發揮書的價值。共同生活的人也要讀書,要為孩子閱讀,也要為自己閱讀。父母的示範對於孩子特別重要,小孩子天生模仿力就很強。
在閱讀環境的打造中,除了家庭環境和家庭氛圍的薰陶外,我還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讓孩子接觸到圖書。比如,帶孩子到圖書館/繪本館博覽群書,不可錯過的特色書店,只要出門包中必有書,有書的主題餐廳/咖啡廳,等等。
享受講故事時的幸福
在提到讓孩子享受閱讀的快樂和幸福的同時,我希望我們讀故事的人更享受為孩子閱讀的機會。試想,我們可以讀一輩子的書給孩子聽嗎?當孩子小時,我們給他讀故事,一讀就是幾年,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父母急不可待地問,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再給孩子讀故事了啊?他們巴不得孩子可以早早脫離父母,自己在一邊讀書,而父母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聽起來,似乎是一種很和諧的情形。但是,請別急,孩子慢慢會長大,那時就算你想為孩子讀書,孩子也不再需要你來讀。那個時候,你會有一種體會,為什麼在孩子曾經需要我的時候,我不能好好享受和他共讀的時間呢?如果你們不相信,可以把這句話記下來,等到孩子10歲後,你再翻看自己曾經的記錄。
寫這份書稿時,我家孩子從5歲跨到6歲,早就自己選書讀書了,雖然他識字不多,但是他唯讀圖就開心得很,而且一坐就是很長時間。有的時候我會在拿到新書的第一時間,帶著興奮和激動想要給兒子讀。有時孩子會和我產生共鳴一起進入到共讀中,但是有時他看到我拿的書,卻輕輕地說一句:“媽媽,我不想讓你讀,這會兒我要自己看書。”第一次聽到時,驚訝的反而是我,我悻悻然地看看書,看看孩子,心裡有些傷感又有著說不出的興奮。我興奮于孩子終於有了自己的讀書意識,自己的需求,有了自己選擇的能力。但是我也為這個而有些傷心,那個時候的我心裡五味雜陳。所以,我想對6歲以下寶寶的爸爸媽媽說:請一定要珍惜我們為孩子讀故事的時光,盡情地享受這份幸福吧。 也就是可以一眼看到書的封面的,而不要像我們成人的書一樣,是排列好的,只留下書脊。同時,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添加新書的速度不要太快,買了新書後,可以先將它封面朝上擺放一段時間,讓書慢慢進入到孩子的視野中,引起孩子的好奇和想要讀新書的想法,而不是直接拿到孩子面前。否則孩子有可能會拒絕新書,依舊要讀原來的書,對於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會有打擊。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重複閱讀同樣的書籍,甚至有時會讀20遍、30遍,以至於到最後字還沒有認識,就先拿著書有板有眼地讀起來。這也是孩子追求心理安全感的表現。其次,除了擺書的書櫃外,最重要是父母及帶孩子的人的示範作用。書有了,如果父母從不讀書,也不為孩子閱讀,那麼,書充其量只是像家中其他點綴物一樣,是房間的裝飾物而並不會發揮書的價值。共同生活的人也要讀書,要為孩子閱讀,也要為自己閱讀。父母的示範對於孩子特別重要,小孩子天生模仿力就很強。
在閱讀環境的打造中,除了家庭環境和家庭氛圍的薰陶外,我還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讓孩子接觸到圖書。比如,帶孩子到圖書館/繪本館博覽群書,不可錯過的特色書店,只要出門包中必有書,有書的主題餐廳/咖啡廳,等等。
享受講故事時的幸福
在提到讓孩子享受閱讀的快樂和幸福的同時,我希望我們讀故事的人更享受為孩子閱讀的機會。試想,我們可以讀一輩子的書給孩子聽嗎?當孩子小時,我們給他讀故事,一讀就是幾年,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父母急不可待地問,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再給孩子讀故事了啊?他們巴不得孩子可以早早脫離父母,自己在一邊讀書,而父母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聽起來,似乎是一種很和諧的情形。但是,請別急,孩子慢慢會長大,那時就算你想為孩子讀書,孩子也不再需要你來讀。那個時候,你會有一種體會,為什麼在孩子曾經需要我的時候,我不能好好享受和他共讀的時間呢?如果你們不相信,可以把這句話記下來,等到孩子10歲後,你再翻看自己曾經的記錄。
寫這份書稿時,我家孩子從5歲跨到6歲,早就自己選書讀書了,雖然他識字不多,但是他唯讀圖就開心得很,而且一坐就是很長時間。有的時候我會在拿到新書的第一時間,帶著興奮和激動想要給兒子讀。有時孩子會和我產生共鳴一起進入到共讀中,但是有時他看到我拿的書,卻輕輕地說一句:“媽媽,我不想讓你讀,這會兒我要自己看書。”第一次聽到時,驚訝的反而是我,我悻悻然地看看書,看看孩子,心裡有些傷感又有著說不出的興奮。我興奮于孩子終於有了自己的讀書意識,自己的需求,有了自己選擇的能力。但是我也為這個而有些傷心,那個時候的我心裡五味雜陳。所以,我想對6歲以下寶寶的爸爸媽媽說:請一定要珍惜我們為孩子讀故事的時光,盡情地享受這份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