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懂得感激

有時候, 做父母的會抱怨孩子怎麼不懂得感激。 可父母可曾想過, 自己有沒有教給他這些美德呢?其實, 感激之情並非自然產生, 需要父母從兒童時期起, 不斷提示和強化。

言傳身教

在你接受他人幫助後有沒有及時說聲謝謝, 以表示感激。 譬如:在餐廳用餐後的時候, 你有沒有向服務人員表示謝意;在帶孩子進出社區時, 你是否主動向在寒風中站崗的保安人員致意?在上下樓道時, 有沒有向正在辛苦打掃衛生的保潔員點頭問好?或者反過來, 總是沒完沒了地指責抱怨他人的服務多不周到, 根本沒有達到你的要求。

Advertisiment

點評:

我們都知道做的遠比說的重要。 所以,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使自己成為一個好榜樣。

提供方式

學期即將結束了, 無論你的孩子在幼稚園還是小學, 你是否想過讓孩子給老師和其他幫助過他的長輩或親友寫封感謝信。 如果他還不會寫字, 你可以讓他畫一幅最能表達他心中愛意的畫, 然後親自送到他人手裡。

點評:

感謝並不一定需要用金錢來表示。 重要的是, 讓孩子學會感激, 並提供給孩子合適的表達方式。

遊戲強化

在每次用餐前, 可以帶領孩子輕鬆地感謝一下給我們帶來陽光的太陽公公, 以及讓我們擁有美麗環境的大地媽媽和白雲姐姐。 當然, 如果孩子已經長大了, 可以感謝一下農民伯伯,

Advertisiment
以及讓他擁有美好生活的人。 從而使他明白, 在他周圍有許多值得感謝的事和人。

點評:

在遊戲的過程中強化孩子內心的感激之情, 有助於他以善良的心態, 對待他周圍的人和事。

懂得禮貌

雖然現在的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並不理解感激的真正含義。 但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禮儀, 對於他們今後通過自身實踐和學習來明白其中的 道理是很有好處的。 所以, 父母一般在2歲左右, 就可以開始教孩子使用“請”、“謝謝”等禮貌詞彙。

點評:

儘早地教孩子懂禮貌, 可以讓孩子有個良好的先入為主的行為規範, 這比等他懂事後再教, 更事半功倍。

關愛弱者

關於感激的早期教育, 並不一定需要通過大事件來進行。 完全可以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

Advertisiment
譬如平時可以鼓勵孩子每隔幾天和不住一起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通一次電話, 表達問候和想念;如果孩子的好朋友因為生病沒來幼稚園或沒有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也可以讓孩子通過打電話表示問候, 或在見面時, 摘幾枚漂亮的紅葉送給他以示慰問。

點評:

在幫助孩子懂得關愛弱者的同時, 可以提高他的精神境界, 激發他內心的慈善萌芽。

學做家務

在與剛滿1歲的孩子遊戲結束後, 讓他學著將玩具集中到收納筐裡;如果孩子已經2歲了, 可以讓他學著把廚房檯面上的塑膠碗遞給你。 到了3歲, 孩子可以在你的幫助下, 整理他的小床鋪, 或者把換下的髒衣服放進洗衣機。 在孩子4歲時, 你可以帶領他一起打掃房間,

Advertisiment
譬如如何使用掃把等等。

點評:

簡單的勞動, 可以讓孩子明白, 保持一個家的乾淨整潔和有序是很不容易的, 有助於他學會感激父母所做的一切。

回贈感激

有不少時間, 父母也該向孩子表示感激, 譬如外出時, 孩子主動拎購物袋, 或是在父母生日時表示祝福;當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準時睡覺, 控制飲食, 甚至獲得了學校的表揚。 尤其是一些無形的禮物, 如孩子在患病就醫時表現出的堅強, 在公共場合表現出的禮貌;在遊樂場裡表現出的友愛;在長輩家裡表現出的體貼等等, 父母都應表示感激。

點評:

父母回贈感激, 其實也在示範感激。 讓孩子明白, 哪些做法是正確的, 哪些是需要保持的, 使良好的美德在親情融融中形成。

Advertisiment
(文/子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