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掌握六種“生活技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家長、老師都要努力幫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 這裡所謂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飯、整理內務等生存能力, 而是指一個人的心理社會能力。 世界衛生組織將心理社會能力解釋為:是一個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是個體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並且在與他人、社會和環境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適應和積極的行為的能力。

1、瞭解自身特點, 培養自我認識能力 要讓他們明白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 只有看到自己的長處,

Advertisiment
才能培養樂觀健全的個性, 造就快樂自信的人格。

2、學會傾聽和表達, 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要使他們懂得對人生採取和睦相處、友好協商、克己讓人的態度, 對人際交往出現的問題和矛盾, 採取寬容、公平、有理有節的處理方式。

3、認識情緒, 學會緩解壓力的能力 地培養他們學會緩解精神壓力, 要教育他們懂得和學會宣洩和放鬆。

4、理解支持他人, 培養換位思考能力 要培養他們懂得什麼叫理解, 什麼叫愛心, 在這當中將心比心, 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上。 此時, 換位思考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

5、有效解決問題, 培養應對能力 應該教育和訓練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應對的技巧, 説明他們認識問題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驟,

Advertisiment
要討論, 要協商, 要探討, 要嘗試。

6、避免攻擊性言行 要培養他們嚴格的自律能力, 嚴格要求自己, 不諷刺譏笑他人, 不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 更不能使用武力甚至暴力, 學會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擊性行為。

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作為老師, 在當今這充滿機遇與挑戰的社會, 我們該思索的是:該教會孩子什麼?我想, 我們培養出來的孩子只有是心理健全的, 才能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 也才能讓這個社會充滿和諧與快樂。 讓我們用心去培養和教育他們吧。 讓我們為培養關愛互助、構建和諧的社會盡一點點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