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接受一些可承受的挫折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的心靈反而逐日變得脆弱起來, 很多孩子動不動就得了心理疾病, 經受不起任何的挫折打擊, 少年自殺率也大幅度提高。 為什麼社會進步了, 人們的心理反而脆弱了?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家庭條件的優越, 孩子被父母細心地呵護著, 生怕收到來自外界的一丁點風雨, 尤其是女孩, 更是被當成小公主愛護著, 也正是父母的這種心理, 讓孩子的心理越來越脆弱, 為什麼這麼說呢?

放手讓孩子去承受一些她心理承受範圍內能夠承受的疼痛和傷, 並不是狠心, 也並不是對孩子冷漠,

Advertisiment
而是鼓勵她堅強, 鼓勵她獨立。 堅強和獨立, 是人這一輩子生存下去的必備品質。 孩子必須有強大的內心, 才能經受住人生的風雨, 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生活得更好。

讓孩子兒在身體上能承受摔跤、受傷的疼痛, 在心理上能夠承受失敗和挫折, 給她鍛煉的機會, 給她嘗試的勇氣。 孩子小的時候, 其實並不太懂得摔跤意味著什麼, 比如, 第一次摔跤, 你就以平常心處之, 不太在乎, 只幫助她重新站起即可的話, 孩子也會以平常心對待自己的摔跤。 如果母親大驚小怪, 表現出異常的關心和在乎, 孩子就會覺得摔跤是一件大事, 是難以承受之痛——要不母親怎麼這麼在乎呢, 於是她也就在心理上變得敏感而脆弱。

Advertisiment
小心呵護, 似乎能保護孩子的安全, 其實是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 讓孩子變得更容易受到傷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