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契爾夫人是20世紀最傑出的女性之一, 她自小就受到父親嚴格的教育: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力爭一流, 永遠做在別人前面, 而不落後於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車, 也要永遠坐在第一排。
抱著這樣一往無前的決心, 柴契爾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 處處爭上游, 嚴格要求自己。 最終, 她如願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
當下, 很多家長混同了進取心和爭強好勝的概念,
Advertisiment
這種情緒會惡性蔓延, 滋生煩躁、嫉妒或自暴自棄等不良心理, 既不利於正確地認識自我, 也不利於良好的人際交往。 而上進心是個體過去與現在之間的一種縱向比較, 是一種不斷要求上進, 立志有所作為的心理狀態。 爭強好勝是把自己與別人比, 上進心則是把自己的現在與自己的過去比, 兩者有本質區別。
爭強好勝源於社會環境影響
孩子爭強好勝主要與成人不正確的引導有關。 生活中, 成人總是有意無意地要求孩子爭第一, “看誰第一個吃完”、“看誰第一個坐好”、“看誰第一個畫完”……這樣一種暗示,
Advertisiment
在涉及到一些對抗性的活動中, 成人過於在意結果, 孩子贏了就眉開眼笑, 表揚獎勵, 輸了就冷若冰霜, 甚至指責孩子, 這樣做的結果是, 進一步讓孩子堅信只有得了第一, 才會獲得表揚和肯定, 從而強化了孩子的爭強好勝心理。